2024-01-27

    文化交融,启示未来

  为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并探究其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2024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古韵新声,格物致 ‘知’”实践队队员贾宣在拥有众多近现代建筑的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大众等方式,探究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文化价值。

  实践队员深入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的多个景区和博物馆开展调研,并探访了许多融合中国古代和西方建筑风格的近代古建筑。位于青岛老城区中心的信号山,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一语道尽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之美:“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 ”在山脚下,则矗立着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实践队员与馆内工作人员和前往参观的民众进行交谈,了解到了德国总督楼的建成背景和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交融。博物馆内分为四层,每层陈列着珍藏的家具和中国传统的瓷器等文物。博物馆曾经作为迎宾馆,接待了毛泽东、陈云等重要人物。此外,博物馆展览了各种类型的矿石标本、20世纪的发明创造,呈现了市南区各处建筑的模型,这些建筑是上世纪建成的代表性作品。除此之外,博物馆演示了回澜阁、湛山寺等代表青岛特色的建筑艺术,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成果,如德华大学和国立青岛大学等,实践队员们也在这里见证了现代大学精神的壮丽光辉。参观完博物馆后,实践队员进行了周边民众的采访。被采访者表示,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等近代古建筑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建筑展示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提醒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这种多元文化遗产。同时,作为历史见证之地,博物馆也成为人们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如何创造性转化这类文化的重要场所。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和启示。社会大步向前发展,国际间文化交流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参观相关的博物馆,有利于鼓励青年们开放心态,尊重多元文化;引导他们认识历史、发展创造力和批判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全球意识。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要努力让更多人发现,了解相关的博物馆,正视历史,脚踏实地,为在新时代对其文化价值的发扬以及保护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撰稿人:贾宣

古韵新声,格物致“知”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4年了,回想去年发生了好多事情,有高兴的,伤心的,愤怒的,失望的…… 高兴的是去了不少地方,逛...
    雪学阅读 76评论 0 1
  • 文/李现风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
    南风如我意阅读 109评论 0 2
  • 谨防网络安全风险,普及安全知识为先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阿白_d265阅读 31评论 0 0
  • 实践谱写新篇,绿色创造未来 ——2024年蒲公英实践队寒调第七天圆满结束 (通讯员 陈昭彤2024-1-27)锲而...
    58b8c3359533阅读 34评论 0 0
  • 植此“青绿”山水间,绘就和美新画卷 ——2024年蒲公英实践队第七天圆满结束 (通讯员 杜 婼 2024-1-27...
    杜婼阅读 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