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看书时,会把书分为三类:信息类、观点类与思维类。信息类的书往往以提供信息为主,我们只是在对这些信息有特殊需求时才会涉及,往往直接找到我们需要的部分即可。观点类的书则以提出观点为主,这个观点新颖而独特,我们可以直接阅读总结部分来获得核心思想。思维类的书,则重在全书的逻辑或是故事,我们需要一点点仔细阅读才能理解或是品味这些内容。
这三类书的阅读,对我们的意义是不同的。第一类对我们只有知识层面的提升,第二类对我们有一些观念层面的促进,第三类则能够锻炼我们自己的思维能力。第一类书适合浏览,第二类书适合粗看,第三类书则需要精读。
从买书的角度来讲,第一类书实在没有购买的必要。毕竟你翻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处,摘录下来这书也就算完成使命了,图书馆才是这类书的最佳归宿。第二类书可以购买,但性价比较低,因为你可以在两三天内很快的看完这本书,然后就永远不会再动它了。相比之下,第三类书是最适合我们购买的一种,这类经典书籍我们所需的阅读时间会比较长,且在我们人生的不同时间阅读都会有所受益。
就我个人而言,没有特殊需求的话,当然一般是不动第一类书的。第三类书会比较难读,一年也许就读那么一两本吧。大多数时候,我都是在读第二类书。可正如我所说,第二类书购买的性价比较低,直接购买不太划算。而另一方面,由于这类书往往都是“注水”的,核心内容可能只有全书的10%到20%。因此,去购买整本书,就显得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了。
今天之所以啰嗦这么多,是因为发现了一个不错的app——得到。这是罗胖他们出品的一款应用,有时会有一些“脱水版”的书籍供购买。比如今天在上面看到的《游戏化实战》这本书的“脱水版”,把原书25万字压缩为3万字。用原书10%的价钱,和约10%的时间,获得了近乎同样的阅读收益,实在是很划算啊。
同样是读书类节目,梁文道和罗振宇的风格大相径庭。梁文道所说的书,多数属于第三类,他传播的是经典。罗振宇所说的书,多数属于第二类,他传播的是观点。罗振宇自己的节目,其实就是在做脱水工作,只不过里面会掺入一些他自己的东西。在这个追求效率的年代,阅读第二类书时,如果有人能帮我们把书里的水分去一去,节省我们的时间,自然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别看罗振宇自己没写什么书,但是我认可他的贡献。
然而,第三类书却是很难脱水的。阅读这一类书,怕是必须要我们静下心来。其实,第三类书的阅读,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而对于第二类书的阅读,我倒觉得,按照罗振宇的话讲,当成跨越时空的聊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