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有涵养的人,越低调,那是骨子里的谦逊。——小隐《我就是墙外那一只苹果》序。
3月春风拂面,踏着月色,手捧着苏州寄来的包裹,心里满满的温暖和感动。这个包裹是蒋老师寄来的作品,也是我们在文字里遇见后友谊升华的果实。
生活里接触到的蒋老师,有时候像个羞涩的小伙子,特别是语音聊天的时候,很多时候我都想偷着笑。但作品的灵魂凝聚出来的蒋老师,则是铁骨铮铮、精明睿智。蒋老师很“硬”,脾气犟的像牛,对妻子、对伙伴都显露了那暴脾气。但蒋老师又很“软”,对家人温柔呵护,对企业审时度势、出手果断、独具慧眼。
蒋老师说:我赠书,只为认识你们。
我的老家有一片生态果园,每逢果子长到小拳头那么大,工人们便将果实套上纸袋,避免因虫咬、暴晒、风打生出疤痕。而果园铁丝网外面的那些苹果,因为很可能被人摘掉便不再去管,就随意生长了。但秋天霜落之后,它们却比那些套了袋的苹果更甜,风吹雨打、阳光雨露,接受这大自然的馈赠,倔强生长。
我想这也是蒋老师作品《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要展现的主题:再卑微的生命,只要不放弃自己,总会成就精彩的人生。
读过《我就是那一只墙外的苹果》,心情变得明朗。因为工作的不快我一直焦躁愤懑,读完这本书,让我在中年的混沌中觉醒,原来我所面临的苦难不过就是一条抬腿即可跨越的小沟。只要有勇气、敢于设计自己的人生、坚持做自己,未来可期。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书籍带来的力量。
1、当兵种下一棵树
蒋老师当过兵,退伍的时候不仅拿到了退伍证,还拿到了枪械修理工证和钳工证。所以他才说:当兵种下一棵树,这一棵树就是知识树。这棵树在蒋老师的汗水的浇灌下,愈发茂盛。对知识的尊重,也让蒋老师能够持续阅读,持续产出作品,让我们感受到来自阳澄湖畔的盎然生机。
无论是当兵,还是种地、工作、创业,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为自己耕耘。有时候成功不会来的那么快,也许还要兜兜转转几个弯,但是请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变现自己的价值,就像蒋老师40岁创业,却能出手不凡,披荆斩棘。只有当你积累的足够的知识和阅历,才能掌好自己人生的舵。
2、做最好的自己
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读了蒋老师的作品就知道,他为何信佛、为何在简书的江湖中做一个独行侠,因为他坚信: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常说一句话:我从来不会为几个钻贝去抱团冲榜,那样就没时间好好创作和交友了。
对待简书如此,他对自己的事业也是如此。当一个企业家的视野越来越大,面临的诱惑就越来越大,抉择要越来越难。文中提到过蒋老师一个亲戚和他投资成立公司,并要晴谷做董事长。
蒋老师用很简单的理由就把这事否定了:她的这个产品我们并不了解,我们现在是几家跨国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这是我们的优势。如果面对行业各种可能的机会,盲目扩张或者投资,很可能损了企业的根基。
“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都是一条根本的法则。3、人生在于设计
蒋老师不甘心于“一眼望的到头”的人生,这也是他能够做亿万身家老板的原因。我并不同意“蒋坤元是乡土作家”这个说法,如果说有相似的地方,那只是因为他扎根于阳澄湖畔,带着那里山山水水的烙印。蒋老师的文字虽然质朴,但字里行间充满人生智慧。而且蒋老师把他对生活的感悟都融合在了一个个日常生活的故事里,让你似曾相识,读起来浑然一体。
蒋老师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农民企业家”,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的思想,特别是他对自己的“规划设计”,却是一个顶级CEO的思维方式。他独行独断、他言出必行、他恪守本分、他以德服人,这样一个人,有着成功的思维和铁打的意志。
4、经历过冬天,才有春天
蒋老师说自己是那朵爱做梦的蒲公英,做着会飞的梦。但为了自己的梦,他却把自己推到了悬崖上,没有后路。但是,他告诉我们:只要爬上悬崖的人,才能看得更宽阔辽远。
蒋老师也走过弯路受过屈辱,被骗过钱、被对手指着鼻子骂、新年开工便被 挖走了很多员工。可如今,虽然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现金吃紧,但他的企业却因为产品质量过硬而拿到了救护车的订单。他仍然自信而又热情的写着文章,与我们开着暖心的玩笑。
所以,怕什么呢。冬天过去,就是春天,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一时为文,终生朋友。我也想用这句话表达我对蒋老师感情。虽然诚如书中提及:和比自己强大很多的人做朋友,进退都不轻松。但是我觉得和蒋老师做“文友”却很快乐。因为他会用舒服的方式来与人相处,他会用真心来对待朋友。
茫茫人海,偏偏我们就能遇见,也许就是因为我们共同感受到了生活中那一抹阳光,找到了喧嚣中那一片宁静的港湾。君子之交淡如水,无酒无肉,但有诗有茶,隔着屏幕我们一样可以举杯祝福。
感恩遇见,心向美好。祝福蒋老师,愿您永远青春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