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看到39号妈妈的文章,引起儿时埋下对红楼梦的望而却步的兴趣,红楼梦在我的印象是古典文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学到初中老师和周围的大人都在建议我们去阅读这样一本文学巨作。虽然如此,但我心生的却是望而却步,而不是有真正的兴趣或者动力去读。加之红楼的言语是古文和一些诗词,更让我觉得它的厚重,是我当时无法弄懂的!所以去探索它一直搁置到阅读39号的文字,心里便念念不忘,一念期万物生,立刻在晚上睡觉前,去荔枝电台搜索——蒋勋细说红楼,搜到了很完整的版本很高兴。听了第一回上,居然颠覆我曾经以为的红楼是那么沉重。它其实是一本青春小说,就如同我看过宅斗的网络小说那样的类型。
里面的人物都是年轻的,王熙凤居然是17岁管理着300多号人,而这300多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复杂麻烦的多。面对没落的家族,她需要在开支上绞尽脑汁,就如同现在需要守住财富的富二代样,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林黛玉只有12岁,薛宝钗只有13岁。
红楼梦,是第一部在男权社会为女人发声的小说。这是很难得,儒家思想普遍融入中国人的道统里,其中它是压低了女人的位置的!至今男女的平等,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红楼梦里每个人的名字都有谐音,每个人的结局其实都写在了开始,可是在结局摆出来的情况下,到底想不想继续看,如果想那么应该在乎的是生命的过程,经历,体验。
蒋勋认为在红楼梦里,作者没有带着自己主观的情感去塑造每一个角色,他像一面镜子在写小说,每一个角色的可爱可憎的每面,实在有的他都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