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聊天。
“哈哈,告诉你个好消息,这个寒假我们有50多天假期呢!羡慕吧,想当初我们……”
我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的话语还未结束,就被她冷硬的打断:“是吗?呵呵”,她略带苦涩的声音幽幽然的电话的另一端传来,有点飘忽不定“在家闲了半年多,我算是闲够了,呆怕了,有什么好羡慕的,我……”
后面的,我没仔细听。就连是如何挂断的电话,如今,亦是回想不起。
不知道为什么,在听到她说的这句话时,内心感到过一霎的呆滞与压抑。苦涩的味道,蔓延在心头,连那满心的欢喜,都像被倾盆大雨劈头盖脸打下一般,浇灭殆尽。
可是,我已分不清,这种苦涩缘来何处?是心疼,是惋惜,是感叹,是哀伤,亦或,其他什么我难以捕捉的缥缈的情绪。
或许,在为她如今所处的煎熬孤寂哀悼祈祷后,还夹杂着一丝莫名的庆幸吧。谁说的定呢。那,我庆幸什么呢?庆幸自己能上大学,远离桎锆?庆幸自己内心向阳,少了抱怨?庆幸自己没有选择堕落沉迷,所以能在明亮宽敞的自习室,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喜欢的字?
我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罪恶不该。
可是,我真的捕捉不到内心最真实的那个念头。
呆滞间,有一个音节却在心头划过,霹雳乍响――“等”。会不会,正是这个简单得过于单薄的字,抓住了她,束缚了她,害惨了她呢?
举起目光,看向远方,回朔起那段叫做高中的青涩年华。仿佛一切,不过昨天,历历在目。
“快点快点,要迟到了” “等一下,我马上就好” ――结果,我们总会踏着上课铃声,匆匆忙忙的奔往教室,惹得老师的阵阵白眼,与同学们掩饰不住的戏虐。
填志愿时,“你要报哪里啊?” “等我再想想” ――结果,她错过了填报时间,落得父母的一顿数落,和友人或真心或假意的祝福。
“那你要去打工吗?” “等我一个朋友处理好事情后和我一起去,互相有个照应。” ――结果,我来到了一所不太出名却能安身的学校,而她依旧守在家里,等了一日又一日。
突然发现,“等”是一件多么绝望而又无助的事,像一个恶魔,轻易夺走所有希望。
那么,我的生命旅程中,难道就没有这个恶魔的关顾吗?
我想写一本小说。算了,等放假吧,要考试了,得好好复习――结果,当初想写小说的灵感感觉,完全消逝,打捞不回。
我想减肥。算了,等放假吧,现在要上课,饿了怎么办――那么,高三毕业的那90多天,我有践行过减肥的实际行动吗?
“木木,能把你东西借我一下吗?” “好的,你等一下啊,我待会给你。” ――结果,“忘却”霸占了我的思想,我也与他人,失了信义,加了疏离。
原来,我也曾这般被动。或许,“等”恰似一团火,给你以短暂温暖,但也惩你贪图舒适时,悄悄把通往成功的阶梯焚烧。若一潭水,给你以解渴甘露,但也待你回味甘甜时,轻轻把命中注定的机遇淹没。
“等”,意味着,你必将会把自己所盼所期之事,延期搁置,以致被清风吹散你亦不察。可是,你是否也曾揣测,脑海中偶然乍现的灵光想法,或许是上天慈悲垂怜的恩典,命运转弯向前的暗示?你不去把握它,不去抓住它,到头来,却又怨怪上天不公?这难道不是一件多么愚蠢无知之事吗?
后来,又和友谈论起这个话题。她只是苦笑:“其实,我并不只是为了安逸拖延,而是害怕前途渺茫,不可预测。所以,不敢去实践罢了。”
醍醐灌顶。真的是醍醐灌顶,一泓清泉于心间划过。是啊,我们真的,只是不敢罢了。生命如此短暂美好,为什么不能多树立点信心,给自己加油鼓劲,无畏前途坎坷呢?纵算真的败了摔了痛了,又有何妨?不去经历,如何实现心中梦想,触摸世界华美?又如何在年老时有一个想起都会流泪不已的青春呢?
我只愿,你我的生活中,能少些“等”,多些“做”。少些无畏的担忧,多点勇敢的征途。希望在以后的每一天脑海中闪现“等”时,我们都能勇敢的将它化为行动。只有行动才更切实,才不会辜负上天的厚爱垂青。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岁月这么美,光阴这么俏。我们都要好好把握,不可浪费,因为所有的辜负都不值得原谅。让我们扬起风帆,从今天启程,用行动的实际,化解等待的利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