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学大家”——每当读韩炳哲老师的作品的时候,都有这种感受,能够看清历史脉络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可以看清楚当下,当局者迷嘛~但韩炳哲老师是个例外。这次读了《在群中》,薄薄一本,确有很多突破以往认知想像的观点,很有意思。
一、数字化的蜂群
“数字化交流激发了瞬间的冲动型反应,发送和接收这种信息的民众,变成了一个个数字化的蜂群。”一些被相互隔离的个体,用蜂群在蜂窝中的状态来比喻,太形象了。互联网上的数字人,尽管聚在一起,也不能称之为“大众”,就像“闪客”一样,只能“深陷当下”,不能谋划未来。
我们好像一直很近,但却很远。想起那句“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独”,那场热热闹闹的线上聚会之后,马上走向的是下一刻的孤独。
而在这狂欢与孤独辗转之中,我们却受制于“蜂群”的思维,在情绪的力量急速的、极大的进行传播和“传染”,“在数字革命之后,我们将不得不再次改写施密特关于统治权的名言:统治者是掌握网络暴力的人。”
二、大众化的浅薄
“去媒体化进程在很多领域中导致了‘大众化’,语言和文化都变得浅薄,越发粗俗。”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我想起了“说服”这个读音,我曾经以为是因为大家误读为“shuofu”,所以才要把“shui”改成“shuo”了。但今天当我查询的时候,发现知乎有篇帖子写的发展脉络特别清楚,引用了几版古老的字典,也分析了误读的来源。
这我想起熊逸去讲古文中某个名字该如何读的时候,他会将这个字下面隐含的内容,比如家庭排行、字与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历史典故,知其所以然。
大众语言并不一定是浅薄的,浅薄的是“内里儿”。我们更倾向于“省事儿”的听一些人云亦云的内容,却很难愿意做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了。
三、透明化的制约
“在透明化的制约下,反对意见或不寻常的想法根本不会被说出。人们畏手畏脚,几乎什么都不敢做。”透明化令真言禁止,这个相信大家都各有心得。
我们常常会听到“路人被人肉”的消息,这种透明化令人生畏。就像我愿意遵守“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但我不愿意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摄像头”之下;就像我愿意用素质教育的方法培养孩子,但我不希望竟然有所谓的分数去卡某一门“素质教育”一样。
这种过度透明的行为,让我想起了《黑镜》里的打分系统,我们将在这里过度的美颜自己,就像手机里从此再也没有一张不带滤镜的照片一样。
四、懈怠化的深思
“铺天盖地的点赞创造了一个积极的空间。人们因此而懈怠了以复杂的方式思考的能力。它扭曲了以时间上的广度和远见为基础的行为模式,因为它所促进的恰是短暂和浅陋,并且会隐没事物中长久的缓慢的部分。”
新媒体社交的深入,让我们更加不愿意去深思,因为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不像过去想要在报社上投稿还需要不停地修改和精进,我们的作品缺少打磨,或者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打磨了,一个观点的形成也是随机而出,缺乏深入的思考以及关联。
更容易获得的点赞与关注,使我们貌似得到了“很多”,但我们确实应该给自己做“减法”了,沉下心来。
“强大的免疫力会抑制交流。”如果作品的内容越难以理解,那么信息的交流就会越慢,越没有人去阅读;而相反的情况是,如果作品的内容越简单,那么免疫力越弱,信息的交流频次也会越快,而信息的快速流动也会加速资本的循环。
而越是无法抵抗,比如抖音/微博/小白文/电视剧等等刷到停不下来的时候,大量的信息就会侵入我们的世界,我们难以拒绝,低免疫力会强化信息消费。但是不加过滤的大量信息会造成感知的完全麻木。
每每读作者的话,总是令人感觉置身其中,他写的就是我身边的事儿,我现在的感受。所以,每当这时,我都会萌生起一种“警觉”,我不能被这样的卷下去。不是做迎合大众/适应习惯的事儿,而是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