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与人之间第一次见面,观察者根据直觉、常识、经验及假设会得出“第一印象”。
2.“第一印象”当然不可能是完全准确的,观察者一旦发现现实与印象不符合,就会纠正偏差。
3.然而,纠正偏差是一个理性分析、费时费力的过程。如果不是“觉得有必要”特别“想知道”,观察者一般不会主动去探索。
4.与你这个陌生人一接触,观察者首先考虑:你是敌是友?有何意图?这时候就要看你的友善程度和能力展现了。越友善自然越喜欢,越有能力也越激发观察者的结交欲望。
5.怎么表现友善呢?专注倾听,积极互动。换位思考,寻找共性。分享自己也有脆弱的时候。
6.怎么展示能力呢?“告诉”对方:你能抵抗利益、诱惑,有潜力,谦虚,“无意识”摆出有权势的姿态。
7.观察者会以自我为坐标,衡量他人取得的成就与自我的相关性。如果相关性高,别人取得了成就自己没有,视为威胁;如果相关性低,别人有没有成就跟自己没啥关系,会比较缓和。
8.如果已经产生了威胁,示弱自己肯定对方,寻找共同点“咱两还是一伙的”。
9.相处中,如果发现“你对他是有用的”“你能给他提供帮助”,观察者就会瞬间被吸引过来。
10.总结一下,“好印象”就是友善,有能力,对对方有用,与对方没威胁。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