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号星期天。继续我和女儿的小火车周边游。这次我们来到了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
对于这个法兰克福,我们之所以记忆深刻,只是源于另外一个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的存在。刚刚开始学德语,就总是听到关于名字说不全,可能南辕北辙……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
出了火车站,走在高高低低的路上,看到两侧房屋破旧萧瑟,实在比我们想象中的“法兰克福”差很多。
女儿研究一番城市介绍之后,感觉值得探访的,应该是作家克莱斯特的博物馆。
博物馆门票5欧。在我们进去之前刚好有四个老爷爷从博物馆出来。而我们进去之后,整个博物馆里就只有我们两个参观者。
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访的博物馆。
博物馆分新馆和老房子。新馆里有一个德语专题区。仿佛打开的书,我相信那些句子源自作家克莱斯特。每一本书都有一些有趣的设计,可以让人理解德语语法、语言的特点,有些还会念出来。
旧馆里则是一些作家的旧物、生平介绍、书信等等。
在老房子,参观者的脚步到达的尽头,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四面墙画满了树,仿佛置身浪漫的树林。然而,墙上赫然两把枪。
女儿说,这个作家是自杀的,自杀之前,还枪杀了他的女友。
什么?那不就是个杀人犯吗?
这样的人还如此大张旗鼓的纪念?
我对女儿说,中国也有一个这样的作家,是一个诗人,后来旅居新西兰。除了妻子,还有另外一个崇拜他的年轻女人和他一起去了新西兰。然后,诗人和年轻女人好了。妻子不同意。诗人就用斧子杀了自己的妻子。然后自己也自杀了。
这样的人,根本就是杀人犯。
——但是克莱斯特的那个女友患有癌症,也许她自己想死吧。
——不可能。即使偶尔有这样的念头,也肯定是被克莱斯特蛊惑的。
晚上回到家,女儿搜出一部《克莱斯特档案》的纪录片。
纪录片里的史料分析和专家解读印证了我的猜测。
作为贵族家庭的他,年轻时曾经从军。但是受不了部队的体制和束缚,就不干了。
后来到处去游荡。偶尔找一些工作。
他曾经在家乡和一个漂亮的同样是贵族家庭的女儿订婚。但是他对未婚妻充满了不信任,常常出一些关于爱情与婚姻的奇怪的问题让未婚妻回答,还定制一套“我们要互相信任”的茶杯送给未婚妻……
游荡的过程中,没有钱就找姐姐要。
到了瑞士,爱上自然。
决定在瑞士当作家。让未婚妻来陪他,未婚妻不同意。他于是给未婚妻写了绝交信“不要给我回信了,我要去死了”。(原来几百年前就有玩失踪的。阿弥陀佛,幸好和未婚妻散伙了,不然倒霉的是她)
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作家,克莱斯特曾经创作了不少作品,还创办了一份小报(是后来柏林晚报的前身),不过,后来小报被普鲁士国王关了。
一直处于比较窘迫的生活状态,没有钱,就找姐姐要。后来靠姐姐给他申请的“救济金”生活。
曾经给普鲁士国王写信。曾经在拿破仑的军队当差,却被当作普鲁士的间谍。
写了很多戏剧,多半是灰暗的。并未在当时得到认可。
最后,对生活失望,决定结束生命的他,居然要拉个女人黄泉路上作伴。这个女人是别人的妻子。有一个孩子。据说患有妇科癌症。在一片树林里,他先枪杀了女友,然后饮弹自尽,趴在了女友的身上。
纪录片里,研究者说,他在生命的最后,想把自己死成“戏剧”,他导演了最后一幕——唯美浪漫的树林、女人、枪、死亡……
也许这些也给博物馆的设计者带来了灵感。毫无疑问,博物馆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作品,处处体现出艺术范,是我见过的少数特别有美感的博物馆。当你了解完这个作家——杀人者——的故事,博物馆的设计更加让你感受到压抑和死亡的气息。
这一天,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天很阴沉。不过,从博物馆出来,我还是长舒一口气。
…………
书香云舍原创,图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