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听课都过了好几天了,才来整理听课内容。无意间看到群里发了春晖学院课表,还看到课题——《将相和》,很是期待。于是准时进群听课。我第一次(2015年)上语文课就上的五年级,这篇课文就在其中,当时的我对语文绝对不止是陌生,那是一头懵啊!可是没办法,村小师资有限,啥科目需要,那就上呗!真是硬着头皮上的!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查找资料备课,书上做各种笔记,生怕自己漏讲错讲。现在想来,那时一节课下来,几乎都是我自己在讲,学生有时候真的听得一脸懵。
所以,那时候我就讲,语文这个学科一定要专业人士来讲,因为涉及的知识面真的不是非专业的老师可比拟的。
听了朱老师的这节课,更是让我觉得自己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虽然我没有在前100进入直播,没有办法切换屏幕,但只要听声音,单听着就很享受,听得我都想当学生了。
以往我们听课都会讲某个老师的课件做得很精美,于是许多老师做课件都有许多精美的图片,朱老师课件精简,却不失大气,让我想到极简主义,返璞归真。
朱老师用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学功底,由始至终都是循循善诱,让学生跟着思路走,每一个知识点,都是让学生自己悟出来说出来的!想想当初自己上语文课提问时,就预想了两三种可能,换着问还是引导不过来也就放弃了,变成了自导自说。这节课朱老师的引导可谓是浑然天成,不刻意,却又很精准,每次都能把孩子们引导到点上。这也应该是专家教师和一般教师差距最大的地方。
还有令我映像深刻的是朱老师引导学生对于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的解读非常棒。朱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体会人物情感,进而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让我想起平时的语文课堂,大多都是流于形式的角色扮演一下,至于人物情感情绪和语气,更多的是就任其自由发展。
最近这一年,我任教数学,很庆幸没有任教语文,特别是在这节课之后,更让我对语文望而生畏,语文这个学科承载的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语文知识是中华文化精髓的组成部分,希望更多的像朱老师希望有文化有底蕴的老师去教授语文,让我们的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而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充盈自己,让自己变成有文化的的人,然后才能挑战自己,做文化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