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简·尼尔森著,玉冰译《正面管教》第三章《出生顺序的重要性》读书笔记:
1.孩子们基于对自己生活经历的理解,总是在对自己、他人以及周围的世界做着决定并形成着信念。他们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决定之上,建立在他们对于自己为了“生存”和“成长”而需要怎么做的信念之上。
2.当孩子把自己和兄弟姐妹相比较时,他们最常做出的选择有4种:1.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2.竞争,努力做的比家中其他孩子更好。3.反叛或者报复。4.因为相信自己赢不了而放弃。
3.了解出生顺序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并把孩子往模子里套。它只是为了帮助我们增加对自己以及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使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更加有效。
4.在孩子三岁以后,如果父母继续为孩子穿衣服,就是在剥夺孩子发展责任感、自立和自信意识的机会。孩子就不大可能培养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相反,他们觉得只有当别人替他们做事时才会有归属感。没有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孩子就不大可能在学校里学得好,也不大可能培养出成功人生所需要的技能。
5.我们童年时代形成的信念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就变成了我们的“人生蓝图”,即便是那些信念不再有任何意义。
6.当一个孩子有机会在同一个位置上生活四年以上时,他就已经形成了很多对于生活、自我以及怎样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看法。
7.仅仅让另一个人知道,你能明白、理解并且尊重他的观点,这已经是你所能做的最具有鼓励作用的事情了。
8.职教风格也可能因为出生顺序的不同而不同。身为老大的老师通常喜欢负责。他们通常愿意为学生组织一些有趣而复杂的项目。他们偏爱条理和秩序,最乐意看到学生们坐的整整齐齐,按照他们说的去做。那些排行中间的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抱有与对他们的学业成绩同样的兴趣。那些排行老小的老师常常很有创意而且很喜欢玩儿,他们最不在乎孩子们的喧闹和混乱。
读书感悟:
经常会听到人们说二胎的家庭里面,老二的情商通常要高过老大。今天读了这本书的第3章,从理论上认识了为什么老大和老二的性格为人处事等不一样。因为不同出生顺序的孩子,他们自己所感受的环境不同,所以他们做出的反应也不同。当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意识到了孩子出生顺序不同所造成的不同的性格这个事实的时候,我们不要急于给孩子下结论,而是使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更加有效,这才是我们认识到出生顺序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不同的真实目的。并且读完这一章也学到了为什么有些孩子他喜欢被保护?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当别人替他们做事时,他们才会有归属感。而这些就是骄纵孩子所造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