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五·四】
扬州孝廉马力畚,自负古文作家,与汪可舟会于卢转运席上。汪虽布衣,诗才实出马上。马意颇轻之,汪又不肯自下。于是二人终席不交一语。后五日,马病卒。沙斗初戏可舟曰:“汝与马君前日席间,已阴阳分界矣。”汪《送方守斋之白下兼怀随园》云:“此邦赖有旧神君,除却斯人孰与群?久卧林泉犹未老,只谈风月别无闻。山中白石同谁煮?座上名香待尔焚。听说扁舟去吴会,料应归看早秋云。”
孝廉,音xiào lián。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世,孝廉演变为明、清时对举人的雅称。详见《<随园诗话>通注(1·27)》。
马力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举人。清·陈浩有《题玉井莲图送马力畚之任阌乡》诗。清代,阌乡县属河南省陕州府,1954年6月并入灵宝县。其他不详。按:阌,音wén。
作家,音zuò jiā,此处指行家、高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兴哥出来接见,果然老成丰韵,是个作家体段。”《封神演义》第三回:“两家棋逢对手,匠遇作家。”
汪可舟,即汪舸(1701—1770),字可舟,号㠣崌山人,晚号客吟老人。婺源人,流寓扬州。性不谐俗,偃蹇贫病以殁。工诗,工书法,尤精楷书。有《㠣崌山人集》,《四库提要·卷一八五》:“是集为舸所自定,断自五十岁以后。乾隆庚寅,杭世骏为之序。”按:㠣崌,山名,今名历居山。在江西省景德鎮乐平市洪岩镇。
卢转运,即两淮都转运使卢见曾。详见《<随园诗话>通注(2·9)》。
沙斗初,即沙维杓(?—1782),字斗初。江苏吴县人。乾隆间与张冈同居苏州城西下津桥,自号“两布衣”。详见《<随园诗话>通注(3·49)》。
方守斋,不详。
白下,音bái xià,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唐移金陵县于此,改名白下县。后因用为南京的别称。《北齐书·颜之推传》:“经长干以掩抑,展白下以流连。”宋·黄庭坚《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之二:“白下长干梦到,青门紫曲尘迷。”元·萨都剌《送君卿伯循二御史广东佥宪时仆在燕南》诗:“青溪鸥鹭白荡荡,白下杨柳青依依。”
吴会,音wú kuài,地域名称。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不同。秦、汉时指会稽郡。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清·赵翼《陔馀丛考·吴会》:“西汉时会稽郡治本在吴县,时俗以郡县连称,故云吴会。”会稽郡初置时,领有吴、越两国之地,大致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安徽东南、上海西部以及浙江北部。东汉分会稽郡 为吴、会稽二郡,并称吴会。后亦泛称此两郡故地为吴会。《后汉书·蔡邕传》:“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唐以后,俗亦称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为吴会。元·陆友仁《吴中旧事》:“府署之南名吴会坊。”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一:“世多称平江为吴会,意谓吴为东南一都会也。自唐以来如此,今郡中有吴会亭,府治前有吴会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