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
好友琳在七月下旬要参加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的学习,并且与导师要进行同课异构《望洞庭》。
在前两次的设计被推翻后,今天下午,琳老师又晒出了她的第三次设计。
片刻后,语文课堂教学的大咖徐文祥老师发言了:
这样的设计方案,仍然是和其他所见过的普通设计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个皮而已。拓展延伸和这节课有什么内在关联?
前面为后面做了什么铺垫?
这节课有一个最小的切入点的话,你认为自己定了哪个?
有多少独特的地方属于自己?
好的经验在这节课上有哪几点体现出来了?
你平时是这样上课么?
课堂好玩么?
你怎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
他们收获了什么?他们在课堂上有惊喜么?会不会认为,哦,原件还可以这样~或者原件刚才的做法是在这里用到啊!
其中一个是认识刘禹锡,扩展刘禹锡其他的诗词。上完后,你认为学生和老师会有怎样的体验?
拓展延伸你设计了几种思路方案?
这节课应该有几个层面的认识和提升?仅仅是了解了一个地方叫洞庭湖么?背后还有什么有趣的好玩的东西?
一节古诗课,从一首诗,到一个人,或者呈现出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这节课中对古诗词学习提供了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想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延伸拓展你做了多少铺垫让学生能顺利进行?
这首诗的题目和内容有什么关系?
想没想过这首诗是怎么来的?
你这节课可以找到几条线索?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怎样的训练?我们用了什么途径达到这个目标?
课堂的主问题或者核心问题是否具有发散性?是指向性的唯一还是有个人化的表达?
你的教学特点和风格是否能够体现出来?
你有没有一直在追求或者思考的东西想要尝试一下?
这节课是中规中矩还是有自己的独创性?
古诗词教学,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要求和突破?
你认为自己这个设计别人能设计出来么?如果能,你的设计和其他人还有什么区别?
你在哪几个环节都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预设的?分别怎样操作和呈现?
一节课,你认为有几个境界,你的在第几个层次?
我只提出来问题,具体情况你自己思考。简单的模仿外表是很危险的。一定要看到内在的骨架。
有没有想过这节课学一个字就够了?
有没有抓住一个点,提纲挈领的贯穿整节课的线索?
说实话,看了徐老师的这一连串的问题,我的心跳都加速了。我甚至都在自责自己,我的课堂考虑过这些问题吗?
正在这时,琳老师也发过来了信息,与我商量该怎么办。我直言不讳地说出了我的感受和意见:导入环节,太普通。建议在“望”字上下功夫……我们俩聊着聊着,我突然想到去年在成长学院听武凤霞导师上了一节古诗教学课《渔歌子》,于是,赶紧把去年我做的听课记录翻出来发给她,然后我也仔细阅读了一下。这一看不得了,拿武凤霞老师的课堂设计来回答徐老师的一连串提问,几乎所有答案都可以肯定回答。
名师果真就是名师啊!
古诗文在小学阶段的教材里所占比率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古诗文的教学。再次翻阅去年武凤霞导师讲古诗教学的讲座记录,把重点摘录如下:
一、为什么要学习古诗文?
教材中“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把它叫做‘经典’。
——南怀瑾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少年时期熟背一些古书的效果。
——南怀瑾
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绵延不绝的长廊。
——余秋雨
二、古诗文教学的要求及现状
1.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
2.古诗文积累的现状
(1)学生的积累现状
(2)教师的积累现状
人均47.2首,与学生差距不大,与积累最高的班级的学生比甚至还少3.4首。其中,也是古诗占了绝大多数,完整掌握的古词古文较少,尤其是古文更少。
3、教学现状
很是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专业,有高的待遇,或能赚很多的钱。
——南怀瑾
古诗文教学现状:
1、解析为主,淡化意境。
2、以画解诗,稀释了诗情。
3、扩写成文,稀释了诗的意蕴 。
4 、重统一认识,轻个性解读。
5.教师古诗文底蕴贫乏,让我们的教学缺乏灵性。
6.重背默,轻诵读。
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教师的古诗文底蕴,决定了教学的宽度。
2.相关文化素养的匮乏决定了教师教学的高度。
3.传统的考试出题问题。
四、古诗文,我们到底该怎么教呢?
1.准确理解诗词内容。
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用典。
什么是“意象”?
象,指客观的具体的事物;意,是作者的心意体验、思想情感。有一份独特的感受,通过内心的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呈现出鲜明的形象,称为意象。它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愫和独特象征意义。
例如:鸿雁——思乡,信使;
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
东篱——出尘脱俗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花——高洁品质。
月亮的解读:
思乡怀人 烘托反衬 感喟咏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边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不妨让学生猜一猜词句的意思。
3.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1)要把诗文放在文化的背景下阅读。
(2)了解作者的生平。
5.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视诵读的。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汉语诗文特别适合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正说明了诵读的功效。
诗词的诵读有三个层次:
一是读正确
二是读出节奏。
三是读出情感。
6.古诗文教学不妨试试吟诵
什么是吟诵呢?吟诵是吟咏与诵读的合称。吟和诵的区别是吟咏有曲调,诵读没曲调。
去年学的知识,整整一年了,发现就没有看过第二次,今天再次翻阅,觉得收获还是挺大的。感谢琳老师,是你提醒我对古诗文教学来了一次巩固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