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读书时,中午放学后回奶奶家吃饭,然后再赶回学校,由于奶奶家距离学校有点远,中午休息时间又比较短,我总是一到家就赶紧扒完饭,然后返回。三年下来,让我形成了走路和吃饭都很快的习惯,直到今日亦是如此。
大学时,几乎每顿早餐都是和室友们一起吃的,每次也都是我最先吃完,一直也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后来,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吃饭很慢的人。一起吃饭时,看见他们一口一口慢慢地吃,似乎每一口饭菜都是美味,都是在享受,十分羡慕。
同样,在很多书上也看到提倡要好好吃饭,吃饭也是一种修行,专注认真地去体味每一口食物的味道。
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吃饭快会不会是个问题呢?这个困惑一直不得其解,我羡慕慢慢吃饭的人,感觉他们是在享受食物,而我好像只是在填饱肚子。
直到在《我的前半生》里看到贺涵对罗子君说的一段话,“现在的工作生活节奏太快,如果每顿饭都聚精会神地去吃,那么也太奢侈了吧。当然,你也可以每周有那么一顿饭,当是养生、修身养性,数着饭粒吃,可是其他时间,我希望你能有效利用起来。”
虽然他说得有些绝对,但还是不无道理的。不过,我想补充一点,吃饭快慢是“因人而异”的,这个“异”在哪呢?“异”在吃饭对于每个人心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感,对你而言,是否有什么事比吃饭更重要呢?
在贺涵看来,自我提升比吃饭重要,因此利用吃饭时间充电也是理所应当的,这也是纽约精神的表现。而在大珠慧海禅师看来,修行就是“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而林清玄也是认为“吃饭皇帝大”。吃饭是修行,是头等大事,万不可怠慢,我想这恐怕也是巴黎精神的体现。
那这两种吃饭方式,究竟谁对谁错?恐怕没有也无须进行价值评判,而是取决于当下的你,是否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事?如果有,那就快一点吃,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做那件更重要的事;如果没有,那就吃慢一点,好好品味这一餐饭的味道,把吃饭当作享受,当作修行。
当然,并不是说这两种吃饭方式非此即彼,吃饭快就永远吃饭快,吃饭慢就永远吃饭慢。就像贺涵说的,“可以每周有那么一顿数着饭粒吃”。
但是,我也不主张吃饭时做其他的事,一边吃饭一边忙工作,或者一边吃饭一边刷手机,这样真的很容易忙出胃溃疡。吃饭的时间可以短,但必须专注地吃,不能三心二意。如果一边吃饭,一边做其他事,会影响肠蠕动,增加肠胃负担,再弄出个胃炎、胃溃疡可就得不偿失了。
通过反思自己吃饭快慢这件事,让我意外地发现,原来我有很多比吃饭更重要的事要去做,但也有可能是我对吃饭这件事的重要性认知有所偏差, 有待更新。
对于吃饭快慢这件事,我的反思结果是:我依然保持吃饭快的习惯就好,不必强求慢,但偶尔也可以慢一下,享受闲暇;无论快慢,都必须专注,吃饭时就吃饭,不去想工作,不去看手机,只是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