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海老师说实践脉学
脉是血液在血管中之流动,可上可下,旁通四达;亦可渗出血管,回到血管,即输出养料于各组织,回收废料于血管中,全靠心脏之搏动,增减压力而送出与回收。
但心脏之搏动,又赖肺脏行呼吸而推动之:呼吸剧而心跳剧,呼吸微而心跳微。肺动脉所束之血液废气中二氧化碳多,氧气少,即一氧化碳之压力大于空气中所管二氧化碳之压力,迫之必从肺泡膜呼出;氧气少则压力小于空气中所含氧气之压力,吸气时则必然吸人,送入肺静脉,则由原来的赭黑色变为赤血。
脉中血液变化情况,全由肺为治节,气血由肺经过四脏六腑身躯百骸,分布全身,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其主于手太阴肺经的挠动脉寸口,其理益明,所以能候出十二经五脏八腑之常与变,因十二经五脏六腑不能一时无血,也不能一时无气,气血一有变化,则寸口上应之部位亦起变化,犹如谁不来开会以及表现情况等,在会场上皆可察知一样。肺为相辅之官,诊它就能明了这些事。
脉是物质,物质有数量的变化,也有温度(气候)之变化。小孩妇女气血比男人差,所以脉较男人为弱。气血既差,要维持生命,周转必然加快,所以脉数。
青壮年气血正在旺盛时期,脉多滑大;老年人则相反,脉多软弱。以上是受年龄性别的影响血气多少不同,而脉亦各别。再者南方人脉多细弱,北方人脉多大坚,此又是受地域气候影响而来。
还有受四时气候影响:春时气温渐高,人身血气也随之逐渐膨胀,脉变弦;夏时天热,血气更形膨胀洪大,脉变钩;秋时天气渐凉,血气由膨胀而回缩,脉变为短涩如毛;冬时天寒地冻,寒风凛冽,血管必因之收缩,血流变慢而拥挤,脉之如按石头,即沉滑大有力。
这就是为什么弦、钩、毛、石的来源,是四时气候变化之常脉,均要和缓为有胃气,主无病;若无胃气,谓之真脏脉现,主病主死。还有,先其时见时令之脉,至其时反不见者,多主死。此乃脏器先有衰败,血气受损,失去热胀冷缩之功能,所以谓之死。
总之,脉诊是候气血之盛衰,正邪之进退,天时之逆从,脏气之生克,以阴阳为总纲,五行为总目,各取其处之经络脏腑气化而定病机,是内因,是诊断学中最重要的一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还有三环即望、闻、问是条件,全面结合,必操胜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