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许岑这个人,听了他的一些教程,觉得这个人的声音很好听,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很深邃,于是便去查了下他的相关资料。这一查完,从此又多了一个仰慕的人。简单来说,许岑这个人学习能力极强,短短时间内,可以学习并掌握很多技能,如幻灯片、英语、吉他、书法甚至是烹饪,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将这些掌握的技能总结出非常成功的精品教程,真的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学习大师。这篇文章是他的精品课《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的学习摘要。
许岑对于高效学习的定义是这样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手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解决一个工作或生活当中的难题为目的着手学习。你需要勤加练习,有时候可能需要向名师求助。”这种高效学习,其实更适用于成年人的学习,我们大多以任务为导向,需要快速高效地掌握技能。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课中提到了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自然主义学习法,它基于模仿,强调文本本身,我们需要关注一门知识或技能表面呈现出的样子,如语言、乐器、书法等;第二种是结构主义学习方法,它需要对于知识或技能的底层逻辑和结构进行理解,这样才能推导出更高层的东西,如自然科学、艺术、或者经济学科等。这两种方法的划分其实就提醒我们在学习一事物的时候,需要根据其特点来选取适合的开始方法,更快的入门,才能更好地学习。
我们都知道刻意练习是提高技能的途径,而在练习的时候,我们不必追求大而全的东西,而是需要把目标进行拆碎,针对细节进行反复地练习。一味追求整体而没有深挖细节,这种做法其实十分低效。
对于成年人来说,可利用的整块时间越来也少,碎片化学习也便受到很大的推崇。碎片化学习能否真正带来进步,取决于你是否带着目的去进行搜索和学习,你是否将这些碎片放入到你的知识体系中,不然只是盲目地捡拾碎片,或者通过“收藏”这种方式,只能缓解你的焦虑,而无法给你带来进步。
有了学习方法后,我们来看看我们学习的驱动。人们做事的驱动要么来自内部的兴趣,要么来自外部的激励和反馈。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不需要只根据兴趣来驱使我们学习,更多的我们要用任务来驱动自己。这种任务可以是生活中的任务驱动,比如一个人在外,可能需要掌握做饭的技能;可以是工作中的职业强迫,比如你需要经常做幻灯片来汇报工作;也可以是以教为学,像很多人为了做老师或出教程才去学习某个知识。前两者很好理解,对于以教为学,如果你抱着一种学完了要去教别人的态度去学习,那你的进步一定会快很多,理解也会更深入。
很多人会说,我学得慢主要是因为我有拖延症。其实对于拖延症这个问题,你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拖延症,只是拖延的事情不同;人之所以能做到拖延,是因为拖延了这个事情,对自己影响不大。所以想要摆脱拖延症,可以将任务“严俊化”,面对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你很难拖延。先去选择那些短期投入就会有效果的事情,给自己增强信心,然后再去做那些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并把长期目标进行拆解,细化成每天都可以坚持做的事情。当你每次都可以完成这些小目标,你就形成一种习惯,这种惯性会帮助你长期地坚持下去。
在选择目标上,我们需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它不是一时冲动,应该是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任务。同时,对于适合自然主义学习方法的知识,我们可以以终为始,直接从目标开始起步。比如你想学习弹钢琴,可以直接从你想弹的曲目入手,等建立起感觉后,想要深入学习时,在练习基本功,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方式。有时你会觉得这根本无法做到,是因为你有些胆怯,一个人胆子变得大一点,能走的路就可能会长一点。
高效地学习需要专注力。关于如何训练专注力,许岑给出的方法是在平常的生活中营造仪式感,比如学会一个人好好吃饭,吃点好的;在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中尽可能使用射灯;保证睡眠的充足等。而在学习上,要购买昂贵的学习工具,这样会使你心甘情愿地大量练习,并提高认真程度和专注程度。同时,买贵的东西,我们拥有其他的东西就少了,东西越少就越能使人专注。
当你学习了一些东西后,反馈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讲出来,或者进行应用的时候,才是你真正学会了。对于一些文字的资料,你可以对着文本,用自己的语言,把文中重要事实好观点构成摘要内容;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来纠正自己发音;对于一些运动的技能,可以通过录像来判断自己的肢体是否正确。
最后,学习中遇到瓶颈时,先确认是不是心态的问题。可以通过弱化任务,增强信心的方式调整心态。如果是方法上的问题,可以扩大涉猎的范围,多多提高相关知识技能领域的积累。进一步的,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专注,攻克一些难题。在必要的时候,需要请教名师,一个好的老师可以让你在相关知识的理解上有着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