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时义08


其七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有言:中庸之道,非一日之功,乃日常之积习,是在中庸之道的基础上日新月异,不断的通过“明明德,自新,止于至善”的终始循环过程,使得人类个体、人类群体乃至绝大多数人类走向可以持续发展的、动态稳定平衡状态的日常。

中庸之道最大的优势就是:即使一个人未必可以真正明白道理,或者真正找到自己的理想,甚至还没有可及的目标,但是只要可以比较严格要求自己,并持之以恒的贯彻落实在思想行为中,就可以简单的做到知止,不过不及,和相对的适宜状态。

所以《文子》曰:“常无祸不常有福,常无过不常有功。”高明道德之士尚且以无祸为福,以无过无功并视为是一种日常常态,何况常人乎!反观当今之世,许多人抱着求全福,求速功,求巨利的心态和目的,其何由而至乎?何能而成乎?何德而坐享乎?抱持此类思想行为的人,只是速祸而已,甚者祸及其余。

天地不积,无以出万物。日月不积,无以照六合。圣王不积,无以大同天下。君子不积,无以自立自成。没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深厚积累,学习实践,忍耐坚强,何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以,一时之痛可以须臾忍耐,万世之功难以一蹴而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者,以其累积之功也。在无数漫长而艰辛的坚持之中,中庸之道是较为适宜大多数人应用的、简单易行的人生哲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其七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
    andy言道阅读 408评论 0 4
  • 华杉 368个笔记自序 2023/6/12 发表想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不是为了晓得些知识,而是一种行动反射...
    阳明AI阅读 517评论 0 2
  • 中庸之道今解 中庸之道是知止的道理,是知道知足,满足,富足的道理。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生命中、生活中、社会中,最舒适、...
    andy言道阅读 767评论 1 3
  • 中庸原是礼记里的一篇文章,唐代韩愈推行古文而加以重视和推崇。致北宋二程尤为认为是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春风小雅阅读 1,291评论 0 2
  • 第五章 公冶长第五 2023/5/31 发表想法有了自己的有生力量,不愁没有东山再起!项羽投江,失去最后扳居的机会...
    阳明AI阅读 4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