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久了就会发现,我们想通过写作达到的就是一个“能力”: 沉稳➕内敛
刚在听喜马拉雅的一档栏目,名字是毛选智慧
说一个人做事儿拿不到结果时,除了决心就是对自身状态不明朗,也是对这件事儿的规划不够完备,导致对结果产生阻碍
自媒体时代,每天都在被一些所谓的专家牵着走,比如人生创业导师、蓝图梳理专家、创业规划指导等等,以至于我们很少能真正听听自己的声音,我们到底差什么?
其实,我们差的就是一个安稳思考、专注持久分析自身状态的能力
于是,我们踏入了一个又一个付费的社群,但是这些社群能够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价值,不如说是我们早就知道的道理,因为我们只是知道,但很少按着做
我们曾经读过一句话,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安静了才能安心,安心咯才能考虑
所以,与其说我们缺的是思考能力,不如说我们缺的是如何屏蔽外界信息,聚拢自己的能力
这个能力,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让自己安静下来,去读书、去思考、去反思,但是看多了短视频的我们怎么可能呢
但是随着写作➕的商业化,这些不起眼的匠心力又被人发掘起来了,于是我们又觉得写作很重要了,因为我们被更多人影响着,又开始愿意停下来写作了
不过说真的,还是王阳明说的对,一定是要从心里把这个事儿做的很自然才算是真正的天理,才算是正的发心,而不是看别人又开始写了,我才受影响开始写
内敛、沉淀皆因此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