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ThinkPad发X1 Fold的时间,我就差点进坑,但想想近两万的价格,还是忍了。
没想到今年CES 2022上最靓的崽,同样也是一款折叠屏笔记本——华硕Zenbook 17 Fold,而且它还是全球首款17.3英寸的折叠屏笔记本,折叠屏笔记本的优势便是厚度和重量,打开便是一块17.3英寸屏幕,连上蓝牙键盘是不是很美。比起来,X1 Fold的13.3英寸屏幕,就真只能当平板来用了。
当时就有朋友问我它用的哪家的柔性屏,我只能悄悄地告诉他——我都知道,但我不能说。
其实大家或许能够猜到,特别是在显示行业集中在中国大陆和韩国之后,有柔性展生产能力的厂商其实就那么几家,虽然国内的柔性屏厂商很多,但除了头部几家之外,大部分都是PPT厂商。这个话题我也不能再继续下去,否则就要封号了。
其实我给的关键词已经很明显了——17英寸级别,能做的厂商其实就只有……
三星,别开开玩笑了,你是看到去年它公布Galaxy Book Fold 17的消息了吧?以三星的尿性,最好的东西自己不先用起来,是决计不会拿给别家用的,我反正是从没看到过第三方厂商能率先用上三星顶级的技术。
不过,三星的17英寸折叠屏笔记本却在CES 2022上跳票了!Zenbook 17 Fold用的屏自然不是三星。
关注我的朋友其实应该能够猜出,2022年最后几天,京东方宣布了位于重庆的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正式量产,其玻璃基板上最大的切割尺寸便是18英寸以下……
前排的小明同学答对了,就是京东方最新的6代柔性产线产品。
先于三星发布17英寸柔性屏终端产品,中国厂商在柔性屏领域还是第一次!
当然我也毫不怀疑三星立即就能拿出17英寸柔性屏成品,不过要知道在半导体、显示行业深度布局的三星并不万能的,一家厂商想要同时在产业链上游和终端产品制造上同时拥有最先进的技术,真的很难!
不信?三星Galaxy Z Fold3和OPPO Find N都是用的三星柔性内屏吧,不过OPPO Find N的“精工拟椎式铰链”便完全胜过Galaxy Z Fold3的铰链。
呃……我每次一念这种复杂的官方命名,喉部肌肉就一阵痉挛。还是就称其为水滴型铰链吧,三星还是用的传统U型铰链。
两款手机我都用过,OPPO Find N折痕更小,盖合后背景没有缝隙,最重要提是,OPPO Find N的铰链能够支持屏幕在任何角度悬停,即使小于45度或大于135度,屏幕也不会合上或完全打开。多说一句,华为P50 Pocket同样采用水滴型铰链技术,其中加入2100MPa超强钢和锆基液态金属,支持翻折悬停,中国厂商其实在处理这些技术上已经站在了行业前端。
其实柔性屏装在终端产品上是一项需要各方精密配合的工程,不仅是铰链,对于终端厂商来说,边框、算法等,起码有十个以上问题都需要上下游厂商一起来解决,而不是把显示模具上线装上就能出货的。
我估计,Galaxy Book Fold 17便是卡在了这个环节,17英寸在笔记本中不算是小尺寸了,如何保证上下盖的钢性,屏幕边缘和表面如何处理,最重要的是保证大屏幕下铰链调出较好的阻尼,既能保证屏幕在各个角度上悬停,又能保证单手(指)开合,其实,并不容易!
这次华硕是与京东方深度合作,撸稿不易,念念官方稿吧:“此举不仅标志着BOE(京东方)携手华硕实现了OLED折叠屏在笔记本领域“零”的突破,成为引领柔性显示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也更开启了笔记本电脑的柔性折叠新时代。”
这句话没错,深层的含义其实也能解读。可能大家都知道,京东方之前最紧密的合作伙伴是华为,而华硕这次选择京东方的屏幕,说明京东方6代柔性产线技术够硬,而且京东方之前与华为的紧密合作在消费电子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还有一个理由,京东方柔性屏采购成本(估计)会比三星更低,这是很正常的,国产柔性屏想要后来居上,技术突破之外,便是要积累更多的真实装机经验。成本方面我不能说深层的东西,诸如显示厂商的议价能力,不过用得越多,单片成本越低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京东方在大尺寸折叠笔记本电脑上这口头啖汤,一定会带动更多PC厂商使用京东方的柔性屏。
技术方面,是可以给大家多讲讲的。去年京东方便公布了中国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的技术品牌,其中便包含了高端柔性显示技术——f-OLED,主要就是以重庆的6代产线为硬件供货基础。这条产线我是受邀亲身看过的,从设备到产线管理,从物流到品控,实现了完全的智能化,而且其设备与技术储备,能够在L6释放产能后快速升级到L7,京东方人也自豪地称其为全球最先进的柔性屏产线之一。
f-OLED具备京东方新一代自主算法技术,主要是提升了画面灰阶显示的精准度。即使在明暗对比画面也,也能做到画质无损,也就是业界常说的“原画”概念,其实OLED在这方面暂时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上,色彩艳丽其实并不完全是好事,反而灰阶对于画面准确还原来说更为重要,我也希望京东方在f-OLED的基础上主动制定出适于笔记本的显示标准,特别是算法上应该主动适应Windows、Mac的真实使用场景。
另外,华硕Zenbook 17 Fold之上还应用了京东方新一代多层复合盖板,上游厂商能够解决屏幕防冲击的物理层面问题,有利于OEM终端厂商能够尽快拿出产品推向市场。京东方17.3英寸这块柔性屏经过了动态弯折10万次测试,目前是笔记本端能够获知的最长翻折寿命。对于屏幕越大是否会对柔性屏翻折寿命有更大影响,我目前暂未获知,不过屏幕内部的应力效应会更明显是肯定的。
另外,华硕新笔记本还拥有DCI-P3、HDR、 TüV 莱茵护眼认证等特性,大家不想听,我也不喜欢给大家念参数,还是等产品正式发布时自行在官网上查询吧。
最后给大家聊聊价格,也是大家最喜欢的部分。不要误会,我也不知道华硕Zenbook 17 Fold的具体价格,毕竟离它正式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不过我们可以从柔性屏产能去推测一二。折叠屏笔记本目前还是非常小众的市场,柔性屏生产厂商还是会以向手机供货为主,如果在华硕Zenbook 17 Fold之后,还有更多厂商跟进,那么柔性屏厂商肯定会将产能向平板和笔记本类别的产品上倾斜。
目前ThinkPad X1 Fold的官价已经跌至14999元,这说明一点,这一年随着柔性屏产量的上涨,决定折叠类产品的柔性显示成本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大概涨到什么程度呢?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显示,2021年BOE(京东方)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6000万片,同比增长近60%,柔性显示屏出货量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这也就是重庆第6代柔性产线未量产前的状态。
我之前已经给大家算过一个帐:重庆6代线玻璃基板月规划产能是48000片,全部按6.7英寸手机屏幕(这基本上是6代线最经济的切割)来切割,月产能基本能达到900万个手机柔性屏模组(个人计算,仅供参考),当然一个产线不可能仅供应手机屏幕,平板、笔记本、车机均是有不同需求的。也就是说,随着6代线逐渐实现规划产能,京东方2022的柔性屏产能是能很上一个坎的,我也问过京东方,何时能成为柔性屏产能世界第一呢?对方笑而不语,其实这个时间是可以期待的。
既然都讲到这里,大家肯定会要求讲讲三星呗。行吧,我就舍命陪各位君子。三星其实也深刻感到了竞争的威胁,特别是iPhone的代工,目前苹果的显示供货商有三星、LG和京东方,所以三星叫停了第二条L7产线,准备再上一条 Gen 6产线,初期投片量为1.5万片,后期设计为3万片,加上之前升级LTPO工艺的A3和A4-1,三条产线的月总投片量才能重回约16万片,维持住升级L7之前的出货量。即使对于三星,新产线的投资到量产,以至于扩产达到规划产能,是需要时间的。2022年对于中国柔性屏头部厂商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