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暴雨。哪儿也去不了,因为根本出不了门。我坐在阳台藤椅上听雨声、敲键盘。
暑假喧闹十多天的家,这两天安静下来。7月9日晚妈妈和哥哥带着(弟弟的)侄子侄女从深圳回来了。母亲住了两天回老家收捡洗刷了。母亲已经七十多了,在深圳帮弟弟带孩子,虽然年纪大,但是帮弟弟带孩子应该是她老人家最高兴最欣慰的事情了。哥是六月份去深圳的,也是为了适应下半年一个人能接送小孩上学,此次回来,脸色好多了,看来正康复中。
弟弟是19日从深圳回来,20日晚带着母亲、哥,孩子和我家的妹妹坐车去北京旅游,弟媳直接从深圳去北京汇合。弟和弟媳组织了这次一大家子的旅游。因为母亲年纪大了,没去过北京。哥哥自二年前确诊中期做手术后一直调养康复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支持他们去旅游,只是交代弟弟:母亲和哥哥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出游景点。
弟弟心地善良,无论做什么很努力。父亲去世的那年,弟弟才九岁,可以想象那时他的世界塌了。他的路走得比我和哥哥都苦、曲折,全靠他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想想我这个当姐的,那时也困难,在他读小学、中学时对他关心太少。他读高中和大学时全靠每个月一百多一点的抚恤金。他靠着惊人的毅力,考上了黄石师范学院,毕业后去了深圳打拼,去过高中、职业学院等学校当老师。对于弟弟婚事,每年过年回来都催。三十岁那年认识了在深圳医院上班的同样善良的弟媳,组成家庭,生下一儿一女。家里人总算是一颗心落了地。母亲有了孙子,笑容回到了脸上。侄子一生下来她老人家就去了深圳,帮忙照看。她年近七十,克服了语言不通,克服了背井离乡,毅然肩负起照看孙子的责任。这是她一辈子的心愿。她虽然没有读书不认识字,但在深圳和别人交流时,说自创的方言普通话,她很快熟悉并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她用自个的生活方式在深圳这个大城市里生活得风生水起。弟媳说,整个小区妈都混得很熟,周围多远的地方都能走回来。
上天在关上一扇门时,总要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