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金融监管”终于管到货币基金上了。
上周五,《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出台,自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
哪里变化了?
原本条款是:同一基金管理人所管理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月末资产净值合计不得超过该基金管理人风险准备金月末余额的200倍。
现在增加了一条:基金管理人的风险准备金不符合“200倍”的,不得发起设立新的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与单笔认申购基金份额采用固定期限锁定持有的理财债券基金,并自下个月起将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提高至20%以上。
什么意思?
风险准备金是为了防止你们一大群人集中赎回,而一般基金的风险准备金是管理费的10%,其实很多基金的风险准备金是不足的。
也就是说,如果余额宝没有在下个月提取14318.05亿÷200=71.59亿元的风险准备金,那就等着11月份风险准备金比例提高到20%吧。
监管层为啥呀这么做?
公募基金现在的总规模实在太大了,超过十万亿,其中有一大半都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中1/4又是余额宝,余额宝胖到让监管层觉得可怕,同期,银行存款却是减少的。
丸艺讲讲为啥可怕。简单来说,货币基金为什么会存在?因为我们国家还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咱们普通储户存款利率是按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来的,现在活期年化0.35%,一年定存也就1.5%。
但是,请注意,实际的市场利率可不是基准利率。大家看shibor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的变化就知道了,这些才是市场资金“贵贱”的真实反映。
然而,往往实际的市场利率是高于基准利率的,中间的价差被银行等大型机构吃掉了,可见我们单个储户是相当吃亏的。但如果你有大资金,就有了和银行议价的资本,银行会给你更高的利率。
货币基金相当于一个“团购”发起者,一个人的力量太小,那集合众多普通人的资金后,小资金抱团成大资金,这时候再和银行这些“批发商”议价,买他的大额存单,这样就能间接增加收益。
大家注意到没,本来银行可以拿到储户的低成本资金,可中间杀出个货币基金,使得银行的吸储的资金成本变高了。
又由于货基基金的分红不收所得税(ps:银行存款利息要交税哒!),所以银行又会反过头买货币基金,以求盈利、避税,或者再去做委外。
然后货币基金又去购买各大中小银行的存单,这样一来二去,把资金成本越做越高。金融风险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点积聚的。
为了防止金融风险发生,监管层不得不要先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降下来。首先就是不能再让货基这个大胖子吃钱了,接着收益肯定会降下来。
对普通人有啥影响?
没影响!大题小做!危言耸听!本来货币基金的收益就不是很高,只是作为咱们的资金周转池,没几个人是看中货币基金那点收益的。资产的大幅增值,还是要靠权益性基金、股票等风险稍高的投资品。
并且货基收益再怎么降,也比银行活期和一年定存高,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放着就放着呗。实在不行可以买卖短期理财产品,当然流动性就比不上货币基金了。
最后,“懒羊羊”定投计划开始了哦,周更,我发现我真的有点懒,哎,不想吐槽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