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段共修旅程你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自己的满意度是多少?(0~10)
半中间加入到十期共修群,因为没有跟着十期工作坊上课,所以对很多人都不熟悉,相对沟通的也比较少(这是我的限制性信念)。在此过程中,基本能如实地呈现自己,保证每周一篇觉察日记,也是在此次共修自我觉察的过程,我逐渐深入地看清我“拯救者”模式的由来,和为什么我对妈妈总是保持对抗。当我看到的时候,这个对抗就松动下来,和妈妈的关系也不再那么紧张。满意度是6分,觉察深度和频次有待提高。
2、在这段共修旅程中你最大的突破是什么?这个突破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逐渐拿回了自己的力量,当我能够安住在自己身上,而不随头脑纷繁的念头左右的时候,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独立的我,有力的我,我不再会因为担心外界的评判而畏手畏脚,自我消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收获。
(2)看清了和妈妈关系无法亲近的原因:
—我厌倦了拯救,我怒其不争,拯救无效,在她这里,我厌倦了拯救,我累了。
—妈妈的受害者模式造就了我的拯救者,当她被受害的关系被我破坏了的时候,她的恐惧统统变成了对我埋怨和指责。导致我里外不是人,得不到认可,拯救者形象破产。直面自己的无力和脆弱。
(3)无情地面对自己,不放过自己,模式的策略变化多样且隐蔽,请别轻易放过自己,保持深入觉察。人格模式是“反生命”的头脑产物,唯有临在,能帮助我们找回自己。
3、对自己的信念系统有哪些觉察?有哪些成长突破?还有哪些困惑?
(1)通过“帮助、拯救”别人,才能体现证明自己。
—这背后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脆弱,为了对抗危险的世界,为了求得他人认可。
—我不需要向谁证明自己,我就是我,我不是谁的救世主,我也有脆弱和无力,如是如是地接纳自己。开始面对自己的脆弱,而不再盲目自大。
(2)“君子之交淡如水”关系不远不近是最舒服的状态。太靠近,会招致伤害。
—通过与娜姐聊天,发现我与婆婆不远不近的关系根源是我对人的不信任,头脑预设对方是“坏人”。所以保持距离,避免自己受伤。而所有的关系消耗与不亲密都来自我的不信任他人和演绎。
(3)“我不行,我不好”内在虚弱,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够自信。付出实践,一步步做,不断给与自己正向回馈,是给自己的自信账户加分的过程。
4、你愿意继续留在接下来新一期的共修旅程吗?你打算如何对待?你有什么样的期待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愿意,希望大家都能直面自己,多分享多互动,互照镜子,大家一起才能走得更远,更深。而我保持真诚敞开,与每一位同修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