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出去见客户,在客户家的生活体验馆里我看见一群喜欢读书的知性女性,记忆中的她们大部分人优雅座着一手捧着咖啡,一手拿着书在小心翼翼的阅读着,偶有三三两两的女性在窃窃私语。
看着她们在体验馆里谈笑风生,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喜欢的读书的人,在读了很多书之后,如果她发现一本书不能够读进去,能够读到什么程度,是否与自己的人生境遇有很大的关系?
她们的人生境遇可能是一个大境遇或者是一个小境遇?我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我就在这样一个无意的环境下,我接触到一个人奇特的一生,这个人就是——柳比歇夫。
这个苏联人为世人所知,在时间管理领域备受推崇,他从26岁开始的56年里,坚持记录每天做的事情和用时,基于此进行统计,分析,目标制定。他的记录被称为“时间日志”。
码字之前我又去搜索了一下柳比歇夫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
五百印张,按现在计算起来就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
无论是从书中知道的资料来说还是网上搜索到的资料,在我心底里发出由衷的敬佩同时总会带有苍白的无力感。
生命的长度不取决我,却可以掌握活在每一分钟的利用价值,以往的确忽略了时间可以被挖掘的潜力,从个人来讲就是实现自我的本能超越。
当人生遵循的宗旨和目标已被设定妥当,不成其为继续讨论的一个话题时,通过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来规划应做的事务反而是产出大量成果的一条捷径。
柳比歇夫将用于任何事情的时间都做下个简单的记录,乍看上去似乎没有必要,但记录的目的正在于比较和分析之间对时间利用的价值加以评估,并做出改进。
或许当时的柳比歇夫坚持做这个“时间日志”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做统计的一个简单目的,但是,他的这些贡献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它是我们各行各业的后辈提供了可以让我们通往,享受,占有那个丰富的途径,是我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光荣与梦想的手段。
现在,我们很多的年轻人越来越愿意为了那一段美妙的段落而放弃整个美好醒目的下午,我们的生活因为没有很好的利用“时间日记”不知柳比歇夫在充满阳光与微风的地方在等待我们各阶段的人。
时间在身边滴答滴答的流走,我们大部分人也一味想去控制或挽留时间的人没时间谛听内心的声音。
刚好柳比歇夫的“时间日记”的出现对于我或者是需要学习时间日记的人来说,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是我们并不对抗时间,我们一起跟着柳比歇夫大师的与时间讲和,让时间为成就自己的目标,这样一个光彩照人的一生影响着作者格拉宁及其身后每个赞叹不已。
《奇特的一生》这一本书我翻看的速度比较快,还是可以认真的发现书的翻译作者在后面的几个章节里谈到理性的计划和突发奇想之间的冲突的问题以及他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
越看到后面才发现柳比歇夫涉及到的研究领域广阔到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我的阅读水平有限,估计一年二年的时间也不会理解,但是,那些还是特别的相信自己精力所及的主题都可以作为研柳比歇夫素材来探讨一下,用这个大师毫不妥协的怀疑态度和缜密的逻辑论证建立起全新的思维体系来以备不时之需。
我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就是在职场尽管很多“上班族”精力的放射好像已经不受计划的控制,我们可以在柳比歇夫刻板的时间统计和兴趣所至的探究主题乃至享受日常快乐生活三者之间找到了合适的平衡。
最起码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在职场的我们善用时间决不会让人看到疲惫的样子,因为懂得善用时间分配精力的技巧,排布轻重缓急的必要很多的了。
我不仅仅佩服柳比歇夫的专业能力,还羡慕他这种追求“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我还是望柳比歇夫的项背莫及,他不求名不求利,避免耽于俗务的搅扰,重视精神世界的构建、分类和完善,他把无穷的精力合理分配到五六十年的生涯里去,坚定地执行着自己的时间规划从不间断,以至意识不到这坚定的需要排除万难。
羡慕他追求的是对知识空乏的极力弥补,虽然柳比歇夫在书中也称自己为“倒霉蛋”,这些大师的往往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印象都是这样的。
今天知道了他,我想他会是我这一辈子可以学习并且相信并信仰他于生活规划中显露的内心平和的榜样,也许又是相信一个人只要能对眼前的目标专注起来,他就能够做到自制进而视暂时的困难为重重考验毫不退缩。
那些所谓的理性计划在现在看起来又不完全是坏事,只有认真对待每个日升月沉间的24个小时的人才可能享受到人间真正的美景。
当然,我们也不必像个苦行僧那样地枯坐禁欲,必先拥抱生活的美好,再去体认这美好的因由。
当你,我知道有人真真正正曾经以这样的方式走过一生并取得了那么多成就,心中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更何况翻译者对这种做法的动机、代价、结论等分析的非常清楚,读完之后会让人产生一种“原来真的可以这样做”的感叹。
《奇特的一生》真的是超乎我想象的奇特,是它给我们呈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场景里并且这么顽强地出现在我们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