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一天天临近,不少人心理开始种种焦虑了,这种焦虑体现在学习上表现出两种状态:一是一心做题派,二是一心梳理消化派。
一心做题派的学生认为,投入做题、大量做题,就是最好的备考方式,就能得到充分锻炼,一切能力全在反复强化训练中提升,他们不注重题型并类研究、总结提升,不注重积累解题的经验与教训,甚至连听老师讲解、总结、梳理都认为浪费时间,因为一听好像都懂了,他们不敢让大脑停下来让自己思考思考,不敢从题海中跳出来,站在岸上看一看,觉得停下做题就是浪费生命,所以只见他们课堂上几乎从来不专心听讲,而偶尔抬头,多数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只求老师课堂你讲你的,不要关注自己做自己的事,他们常常上着这一科的课,做着另一科的题,把一节课当做两节课来用。其实这是内心深处的不从容。
而一心梳理消化派,则是认为,考试太多了,做题太多了,天天做不完的题,让自己根本没有时间消化、梳理、总结,因为他们发现,一考试一做题,自己就会有许多知识的漏洞,许多遗忘点,许多概念公式模糊不清,所以他们会觉得,赶紧复习,赶紧梳理,赶紧消化,赶紧总结,是当务之急,考试多做题多都没有意义,以至于日常小测试小考试,都会太浪费时间,产生严重的厌考心理、抵触心理,这是一种更严重的焦虑。其实他们同样也进入了认识的误区。建立完善知识体系,全面梳理,这是必须的,完全应该的,但一看到自己做题、考试中暴露出不足,就着急,觉得自己很多知识都模糊不清,就害怕考试,是完全不对的。知识的漏洞需要及时修复,知识的体系需要及时的建立,其实这与考试做题并不矛盾,它们必须齐头并进,交叉进行,而老师 一般都是采取这种方案,用考试查漏,用课堂专题补缺,只要配合好,不焦虑,稳步前行,发现漏洞是自然的事,跟着老师的指引进行修复完善,即使基础较差,也不要指望着一定要把知识体系搞得多么完善,因为高考并不需要学生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也不是一定要有非常健全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也不要求学生把所有的题都做对,都拿满分,因此说,发现一套试卷里有不懂不会的,这本来就是一个正常现象,你非要因此而大力修补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没有必要的。你只需要把自己能懂能会的知识搞清楚,明白怎么用,题型 怎么答,就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了,几科倾全省之最优秀学生,也很难有几个把每一科试卷都拿满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个例,也没有代表性。
所以,从容应对,允许缺漏,在懂且会的知识点与题型上,力争分分必得,然后循序突破,才是正路,那种一心埋头只顾做题的,是一种内在的焦虑,而认为看到有不懂不会的,就害怕考试,只想着一心消化、梳理知识的,更是不可取的,都是一种焦虑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