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当是一个成长共同体
学校应当是一个成长共同体。同伴互助、教学相长、家校共育、开门办学,这都是学校教育作为成长共同体的鲜活形式。
同伴互助。老师们同事之间是成长共同体。这一点不但要在制度上形成团结协作的动力基础,还要在方式方法上创新各种可操作。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班级学科搭档……各种相关,如何沟通于协作是很有文章可做的。“先听后上”、“微集备”、“成绩分析会”、“班级会商会”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成功探索。关键一点:不管是一个什么团队,都需要有力的核心引领,组长、班主任、级部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小组合作、同游学伴、结对帮扶等是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形式,当然需要老师的指导、组织,以及良好的纯粹的学风氛围做保障。
教学相长。这是流传好几千年的古训,可见师生作为成长共同体是由来已久的优良传统。亦师亦友是最好的师生关系,这并不妨碍师道尊严;相反,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容易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佳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建立在热爱真理基础上的师生关系,才是最正常持久亲密的关系。
家校共育,开门办学。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联合协作,是更大的成长共同体。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