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我国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哲学,就是明白学。你明白了阴阳,就会自然而然的变聪明。
阴阳这个词,最早见于易经,被古人称为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春秋战国时期,有阴阳家,是道家的一个分枝。道家以阴阳为标志。
一件事在社会上传,很快就走形。
阴阳是中医的基本理论。
流传了几千年,已经是面目全非。每个人知道的都非阴阳全貌,所以,有必要解析,还阴阳一个本来面目。
阴,本意是没有阳光的地方。阳,本意是有阳光的地方。像阴天、阴面、阳面。阴面的气就叫阴气,阳面的气叫阳气。这些是阴阳的本意。阴和阳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叫阴阳。
古人观察到,事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对一对的,于是就把每个一对都叫阴阳。这样,阴阳就成了大家共有的名字。不再是阴阳本意的专利。成为物质、水果,这样的统称。
阴阳,是一个词,表示两个意思相反的东西在一起。像,有无、善恶、天地、气形、男女、高低、前后、科学迷信、左右,化分化合、前进后退等等,凡是一反一正的两个都叫阴阳。
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阴阳组成的。所以,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我们应该明白,阴阳是个名词,是两个相反的东西的名字,他表示两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是那两个东西的意思,不是阴和阳的本意。
有一些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把阴阳都当成它的本意,如,一个姓曲的中医,说什么女人是阴人,所以性交在晚上。
更有那么一个邪教,女人结婚第一个晚上要跟教主睡,教主能镇压住女人的阴气。
还有一些没有文化的中医,说什么病色表现是男左女右,好像人是一边得病一边不得病。
还有一个中医,说,科学与迷信是阴阳,迷信没有了科学就没有了,所以要有迷信。他不知道阴阳是名字,迷信这个事情没有了,名字还是有。
道德经也是这个错误,认为阴阳同出,不知道是名字同出,而实物不一定同出。
另一个需要知道的是阴阳互根。
有人总是说,阴就是小、暗、弱等等,阳就是大、明、强等等。
如果你问问他,周三100,李四150,王五200,李四是阴还是阳,他就蒙了。因为不知道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就是阴之所以叫阴,是根据阳;阳是根据阴。是在阴阳两个里比较。比如AB,哪个是阴哪个是阳,是AB两个比较,不与第三个比较。这两个比较大的叫阳。
结论;阴是一个名字。阳是一个名字。阴阳是一个名字。
都是一样的名字,都不是一样的内容,是谁的名字就是谁的内容。它和食物一样,是大家伙的共有的名字。
所以中医的阴虚、阳虚;补阴、补阳的说法是错误的。
阴阳互根。
阳化气,阴成形。
气形是一个阴阳。所以,阴阳是气、阴阳二气的说法不可以成立。
通天下一气尔。是一个气,在有阴阳之前。
可以用归纳演绎,阴阳是相反的两个,不是一样的两个。
可以说,阴气阳气是阴阳,不可以说,阴阳是气。
可以说,这一个阴阳是阴气阳气。不可以说,阴阳二气。
一些阴阳内容;
对立统一
阴阳,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矛盾。阴阳经=矛盾论
毛泽东的矛盾论发表的时候,震惊世界哲学论坛。
有人说,阴阳不是矛盾论,阴阳不矛盾。
这是不了解矛盾论,不懂阴阳。
他们里面有个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又对立又统一、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五行与万物对应,所以天下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对立。
中医认为人与人有个体差异,人与物没有个体差异。
为什么
因为中医认为阴阳是气。人和物是气,上下左右也是气,位置空间也是气。
中医忘记了,人有意识,人有动手能力,与万物不同。
互相转化
对立的双方,依照一定的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一分为二
事物往往有两方面,有一人一方,也有千人一方。
互生互克
一物降一物,一物生一物。五脏六腑也是。
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关系不是木火土金水一样。
普遍性与特殊性
也就是共性与个性。
普遍性把事物联系起来,特殊性把事物区分开。
中医是看见了普遍性,没有看见忘记了特殊性。
看见人与人的特殊性,没有看见人与物的特殊性。
看见了气是一样的,没有看见,也忘记了形是不一样的。
阳为气,阴成形。中医是把阴阳都当成了气,并且把所有阴阳都当成了是气、形。忘记了男女、前后等等阴阳里面没有气,前后、有无等阴阳里,气、形都没有。因为中医也不知道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