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活在当下。
生活中, 有这样的一种象,在吃饭时,看着电影;在做家务时,听着歌;在学习时,听着音乐。
这种情况是就是做A想B,行动和感受是不统一的,就是在走神或者开小差。
其实我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这样的情况,明明做着这件事,其实脑子里想着另外一件。
我想到的就是学习,有一段时间,感觉做题很难,就一边做题,一边听着电视剧或者广播剧。这样会让自己感觉做题其实没有那么难,缓解了做题“难”的感受。
之前虽然也认为这是不对的,影响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做不好。但是也本书,给了我另一个答案。
这样做会让自己很难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有很多人做A想B,不是因为这件事无聊,就是因为这件事太难,不想面对这件事本身带给自己的感受,所以才会想做其他的事情,来缓解这样的感受。
当这样的情况形成了习惯,就会让自己逃避不想面对的情绪。只要做的这件事情,让自己产生不喜欢的感觉,我们大脑就会想一些其他的事情,来让自己舒服。
我在听视频课时,总是会走神。意识到自己走神,把自己注意力拉回来时,老师就把知识点讲过去了。如果想听懂,就要倒回去,再去听一遍。
我也说过,这样听课的效率极低,我过了2小时,可能一节课都没有听完。当看到自己效率很低,就开始焦虑什么的。特别影响自己的情绪。
还有做到难题时,只要一停下来,就会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
我都把这些事情,认为是意志力不强,畏难的表现。
这本书中,给了另一种解释,因为自己不想面对困难的事情,所以情绪就让自己转移到别的事情上,有些情绪可能就是自己幻想出来的。而幻想就让自己逃避了不想面的情绪,而幻想就是很容易做到的零成本的事情。
就像有很多人沉迷网游,不可自拔。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失败,但是在游戏里,却让人崇拜,就更加不想面对现实了,就一直沉迷在游戏里。
其实学习走神,也是这个道理。不愿意面对学习带来“难”,就会走神去想其他的事情,这会让自己更加逃避现实,更容易走神,无法让自己活在当下。
想让自己活在当下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做A就想A。比如:自己吃饭时,就吃饭,哪道菜好吃,哪个菜不太好吃,就是自己吃饭会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而自己去看电视剧,可能把饭吃完了,都不太情楚,哪个菜最好吃,和以前的吃的有什么区别。因为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电视剧上,无法体验当下行动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让自己的行动和感受是统一的,而不是错位的。这会让自己更容易注意力集中。我现在才知道,我一直认为的注意力不集中,也是一个外在表现,也不是核心问题。
我认真的想了想,这样的小事太多了,几乎在自己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这样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漱时,会听歌;自己骑电动车时,也会听歌;自己做家务时,会看电视剧。自己穿鞋时,都会忍不住刷一下视频。
如果不看这本书,我都感觉生活中这样的小事没有问题。但也恰恰因为有这么多小事是错位的,当自己想认真学习时,不想错位时,也很难做到不走神。
我还想到,我想做运动时,在短视频里,刷到很多人,一边玩手机,一边躺在床上做各种减肥的动作,这也是不对的。
开始做运动就会感受到累,无聊和枯燥。自己要认真的感受每个动作,确保每个动作都做到尽可能标准,这样才会有效果。而看着手机,这个动作标不标准,自己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到了时间,就会认为自己做完了,很开心。
如果真的坚持了几天,你也体会不到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因为自己都在看手机。
运动之所以坚持不下来,没有体会到运动上瘾的感受,是因为自己从来都有感受过,又何来上瘾呢?
还有如果一直都没有效果,把自己的运作热情也磨没有了。自己还开始怀疑,这个动作不管用,再感慨一把,减肥真难。这也是“假努力”的一种表现。
生活中,这样错位的行为越多,自己就越容易走神。不想让自己这样走神,就要从生活中小事,去做改变。去认真感受这个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这样才算是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