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 一一再说共情
网上有一个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许多年前,一位患乳腺癌的病人,她从青春期就开始和总是批判一切的父亲进行斗争。她希望两人能够有某种程度的和解,能够开始一段新的关系,所以她十分期待着父亲开车带她去大学这件事,因为这是—个两个人可以单独相处几个小时的机会。但是这次盼望已久的旅行却成了一场灾难:她的父亲总是在埋怨路边丑陋的、满是垃圾的小河。而她根本没有看到什么垃圾,相反看到的是一条没有受到污染、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溪。她找不到任何方式能够回应她的父亲,最后只得沉默。结果整个旅途就是他们看着自己的车窗外,互不理睬。
后来,她独自一人重游故地,非常惊讶地发现原来路两边各有一条河。“这一次我成了司机”,她十分伤感地说,“而从驾驶员的位置上看到的小河正如我父亲所描述过的那样丑陋而被污染。”但是当她学会从父亲的窗口看世界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她的父亲早就去世了。她为自己当时未能与父亲共情而遗憾终身。
共情,也称为神入,又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一提到共情,就不得不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他是如此定义共情的:共情意味着进入他人私密的感知世界,在其中游移而不做任何评价,对他人正在体验的恐惧、愤怒、脆弱、困惑等感受时刻保持敏感。以这种方式与他人接触,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为了无偏见地进入他人的世界,你要抛开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你要抛开自己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如果我们够准确地进入别人的世界,我们的共情能力就能够被增强。对别人内心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更多。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很多时候,人与人的观点都不一样。每个人都希望坚持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认同自己。当我们不认同对方的观点,对方也不认同我们的观点时,矛盾就产生了,甚至触发敌意。因为做不到共情,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生病”的关系模式:对抗、冷战、疏离、僵化……
共情,是人际关系的柔化剂。罗杰斯对共情的积极作用曾做过专门研究。他提出,共情能够消除疏离感。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星球,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都是独特的。如果这些隐秘的感受不被他人所理解,我们会感到无比地孤独和寂寞,甚至觉得自己不是人类中的一员。如果你的感受,能被另一个人精准理解,你也许会觉得:我不是一个怪物,不是与众不同的,与人格格不入的;我对另一个人来说是有意义的。说到此,我想到了一个广为流传,人尽皆知的古代故事“高山流水”:
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俩人越谈越投机,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子期死后,伯牙感到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再操琴。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真是个很经典的共情故事呀。
共情,让人认为自己得到了重视与关心。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与他交流时,他全然关注你,仿佛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仿佛与你交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这样的人,就是一个善于共情的人。最真挚的爱情就是共情的极致,中学学过一篇课文叫《孔雀东南飞》,故事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二人的彼此忠贞、至死不渝的爱情将共情推向了极致。共情能够深入他人的思想从他人的角度体验世界,易与他人产生共鸣。我希望我们大家的夫妻关系都能够做到这样的共情: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你若发似白霜,颜容垂暮,我仍然会情同以往, 暖你柔荑,温柔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