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
想读《中国班主任研究》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书名吸引了我。我是班主任,我希望从书中找到班级建设的“法宝”,找到从经验型班主任走向专业型班主任的阳光大道。但打开书,看过序言和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我的热情直接减半,凭我现有的知识水平,我根本看不懂!对于那些术语、那些数据分析、那些研究方法、作者的意图、编者的想法等,我根本不理解!甚至我要从书中学什么、能学什么,我也一头雾水!从有强烈的想读愿望到轻轻放下这本书,我的思想整整斗争了一个礼拜!那一次,我对自己妥协了。但妥协后的我心有不甘,工作完成后,我总是拿起这本书,总觉得怎么也得挑战一下自我,就这样第二次的捧起,我便拣自己喜欢的文章,磕磕巴巴的总算读完了。合上书,收获了什么?我不知道。第三次读,是在与李教授的交流中,他建议我把800字的序言读厚。这次虽然带着任务读,但读的仍旧囫囵吞枣,读后感更是不知从何写起,该如何表达,半个多月的闲暇时间,我只读这篇序言,写初读感悟。这样的阅读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就在我艰难阅读的瓶颈期,程露老师的深度读写坚持,深深地打动了我。每天她的公众号更新,我便把她的读后感对照着书再反复的读,每一次都为她的表达所震撼,她怎么懂那么多!尤其是那些学术性词语的运用!私聊中,她说是之前看了我的一些文章,才想起她自己可以这样阅读!没想到是我触动了她,她又反过来激励着我,这样彼此成为前进的动力,一起共同成长,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每天读着她的连载读后感,就像小时候听单田芳说评书,渐渐上了“读瘾”。这就是我三读《中国班主任研究》,这一次的阅读,较之前的囫囵吞枣,稍稍有了进步,有时读一遍,只是明白了一个术语的意思,自己就能开心半天。这样的微进步或许只有我这样愚钝的读者才倍感珍惜,倍感兴奋!
最让我开心的是第四次的阅读,这次我很幸运地成为了中国班主任研究学院第一期的学员,第一次以“研究生”的身份参加学习,而且我们的班主任李家成教授亲自指导,并邀请作者们进群与我们直接对话,作者们的研究理论与一线班主任的实践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最大化地让《中国班主任研究》开拓出新的对话空间,最大化地开发《中国班主任研究》的研究价值,最大化地建设一线班主任的学术研究平台,最大化地支持关爱一线班主任的自身发展与成长等,这样的学术研究阅读让我从不会阅读、不敢阅读到爱上阅读,从不知读什么到带着问题思考,从只关心自己的班级到关注国际对话的视角,从做为乡村班主任的自卑到读出成长的自信,从独舞的孤单到群舞的学习共同体,从小我到大视野的关注,自我领导力与学习力在读写中得以一点点的成长。
二、厘清
在班主任研修学院的学习中,李教授既是编者,也是作者,还是我们的班主任,在这期的研修学习的首次阅读中,李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1、我作为发起人和这本书的编者,为什么会推荐首先阅读序言(如果有后记,我还会推荐同时读后记)?2、您自己以前的阅读,会有意识地“读什么”?也就是说,在别人的文字中,您准备读出什么?
并且建议我们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务必留下每一次的材料,可以命名为第一稿、第二稿等等及建议每一稿都用修订模式,这样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变化过程。参加研修的学员们都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研读了序言内容,写出了自己的读后感。这次的共读共写也让我对序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作者、编者,也渐渐明白了李教授用问题引导我们学会读专著类书籍的良苦用心。说来也奇怪,记得我第一次写读后感时,就像挤牙膏,而序言读后感第2稿、第3稿则是一气呵成,这个研磨的过程应该就是李教授说的学习力吧。
站在作者的立场,李教授与读者直接对话,并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他所理解的读书境界: “第一点,为什么要读序言、后记、目录?好几位老师都解释得非常好,我不重复了。特别是专著,尤其要仔细读这些内容,有的时候还有研究题目、封面设计、作者介绍等等。当然,对于这次读书而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只有800字左右,因此,没有理由找不到时间读,没有理由读不完。这是从一个研修班开始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我想尝试用以下阶段,突出我所理解的读书境界。
第一稿:
第一阶段:同情地理解你
第二阶段:你我的对话
第三阶段:我们的对话
第四阶段:我们中的我
第五阶段:天地与我们
第二稿:
第一阶段:眼中有你,心中有你!
第二阶段:我和你相同,我和你不同,我和你心心相通!
第三阶段:我们相通而不同!
第四阶段:我们同在,与未来同在
在我们的第一次共读中,李教授最想突出的就是形成‘你’的意识,要能体验到作者的感情世界,能理解作者的思维、语言,要尊重‘作者’,要努力发现、理解作者,要把这作为读书、阅读的最核心的要求。”
他说他个人非常赞成大家已经有的这种意识,努力站在主编者的角度看问题、思考和表达。他认为这对于读书,是最本质的,否则就变成了自说自话、自以为是,不再是读书了。看了李教授的读书观,我才意识到我平时看的书不少,但假读书较多,大多是自话、自以为是的假读书。
李教授认为第二阶段的阅读,应“强调作者与读者的高品质对话。第三阶段,强调阅读内容的综合融通。第四阶段,强调在阅读中回归情境和真实世界,共同回归研究,为更美好的未来而读、写、听、说、做。
第二点, 是关于读书方面的自我意识的,也就是说,如一位老师所说,‘意识’是光,是力量。如果我们自己不清不楚,读书也就是凭感觉了;总会有收获,但很难说收获的质量。
前文中我介绍了我自己理解的读书境界,已经在说明读书要注意什么。我觉得当前可以一步步探索。例如第一步,大家是否真的能理解‘你’?蓝老师有段话很有意思,就是会想象我的声音、对话的方式。还有老师会将我已经在做的研究沟通起来,这种阅读方式非常好!再问问大家,我们开展的论坛,我们提出的观点,与我们自己的学术研究有什么关系?我们在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境下推动这个领域的研究的?为什么我会强调终身教育、关注国际对话?要真正理解‘你’,就要研究作者的学术历程、生活经历、研究方式了。我自己在博士生阶段读书时,往往会把著作与作者的传记等结合起来读,就会更容易理解作者。大家试试,看看能否更多发现、理解、体验‘你’?
另一方面,还要特别注意阅读的内容的丰富度,例如,语言系统,思维方式,核心观点,立场与价值观,分析问题的方式,表达习惯,等等。静静老师画了一张思维导图,我发给了杨小微教授。大家都很开心,觉得静静老师是个很好的‘理解’我们的读者。那张图,就是对800字又做了结构性的解读,就非常有意思。在比如刘茜老师、程露老师都会对一些不熟悉的字、词有敏感,王怀玉老师对‘排比’式的表达和关键词有敏感,这些都会成为我们自己发现自己、发展自我的一个个通道。在发现‘你’的过程中,‘我’事实上已经改变了。”
“我们能走多远,能达到怎样的发展境界,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而实现的。”
李教授的四阶段读书法,从形成“你”的认识,尊重、理解作者到与作者高品质的对话到阅读内容的综合融通到最后回归真实世界,指导我们的做、听、说、读、写,这样的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学以致用”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一遍遍的读写,再一遍遍地阅读大家的读后感,李教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赤子之心更足以感动每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同行者。中国班主任发展面临的困难是真实的,也是巨大,而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中国教育的困境,他不仅不逃避,反而用自己的热情投入与直面现实的勇气,在带领一群人前行。正如他自己所说: “在这篇序言中,我和杨小微教师也是表达着我们的真性情,有着我们真实的担心、真实的努力、真实的期待。我们并非看不到当前中国班主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但我们更愿意直面困难,只为让这个群体和这个领域有更多光明和希望。” “我是特别希望将中国班主任研究置于教育变革、社会发展、人类文明的视野下,而不仅仅是作为技术和操作性工作来对待的。这也就是我在序言中非常强调中国个性与世界贡献,强调其独特性的原因之一。”这种胸怀祖国和世界的大爱真的令人感佩!
三、生长
李教授说:“序言是一本书的开始,也是一段新的学习和发展历程的开始。”经过三读,李教授对大家的阅读状态是极为赞赏的:大视野、真性情、学习力。
“大视野,是指有了更多新语言、新思维、新视角。特别突出的,是对终身教育,对国际比较,对历史与现实,乃至于对英文表达的敏感。这些会融入到大家的思维之中,以后看各类教育著作,都可以有这样的意识。对于作为作者的我来说,
真性情,是各位老师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对现实的理解、对未来的发展,将自己身为班主任的酸甜苦辣融入其中了。从复杂性科学角度看,这是绝不可缺少的发展力量。”
“学习力,则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大家的读、写、整理、对话中。20人不多,但足以构成为一个学习场,足以在大家真诚的、相互学习中,不断创生出伟大的发展力量。”
通过自读消化、读他人反思自己之不足、与作者高质量的对话,《中国班主任研究》要传递的对中国班主任研究的信心,要开发的中国班主任实践与理论的一系列相关主题,要建设的中国班主任研究的学术平台与对话空间,要创生的中国班主任的新理论与新实践等愿景会从书本走入真实的情境与生活世界。中国班主任工作在外在的学术研究与内在的落地实践的做、听、说、读、写中所生长出来的终身教育内涵、国际对话实力、学生发展价值,都会获得新的学术生境与社会生态,也理所当然地会生长出新的形态。《中国班主任研究》所开拓出来的新的对话空间和发展趋势也在“中国班主任研修学院”的成长中成长!此时此刻,我才真正读懂李教授把书读“厚”的意思。其实把书读厚的过程就代表着我们的成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