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喧嚣浮躁的时代大潮流中,每个人或许都在寻找自己的那一方净土。《鲸骑士》无疑是一部探寻内心,回归生命的佳作。
影片改编自《鲸骑士》同名小说,由新西兰导演妮琪·卡罗执导,在新西兰吉斯本和旺格拉拍摄。故事背景起源于一个传说,毛利人一直深信自己的祖先派凯亚,是骑著鲸鱼带领族人来到新西兰的一座滨海小村庄。在一千多年的代代相传之下,酋长都是由家中长子来继承。而这部影片则围绕着酋长继承问题展开。
影片一开始,就带有少许玄幻色彩。镜头是两种不同格调的换面交叉,平静海底一条游动的鲸鱼和一位正在分娩孩子的母亲撕心的痛喊。配有平静的旁白,主人公叙述母亲的分娩预示着一个重要时刻,他们民族的领导者长子的诞生,不幸的是,她一出生自己的孪生哥哥和母亲便去世了,而她是个女孩,这一开始,我们仿佛看到了结果,要么命中注定的领导者是不存在的,要么就是这位一出生就不讨喜的女孩将会改变他们民族的历史。所幸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女孩,仅仅是她辜负了爷爷对于继承长子出生的期待。我们看到当奶奶执意把孩子交给爷爷抱的时候,看着弱小的生命,他的内心是充满柔情的,然而,终究这份柔情还是被他自己根深蒂固的继承子的想法击败,无情的把孩子交还奶奶重新去看那个没有希望生还的孙子。
原本以为父亲的拥抱是一种深切安慰,波鲁朗伊软弱地趴在父亲肩上痛哭,却不想,他却说“回家吧,重新开始。”无法忍受父亲对于他丧妻失子的冷漠,仿佛是为了反抗父亲,亦或是挑战,波鲁朗伊坚定地,报复般地告诉父亲,他为女儿取名派凯亚。而这个名字正是毛利人祖先,那位骑着鲸鱼来到新西兰定居的勇敢者的名字。在他父亲的心里,这个名字是属于男孩,属于酋长的。波鲁朗伊带着气愤和悲痛远走他乡,看着他离去的高大背影,不禁想到,面对父母的期待和爱的统治,再强大的人,所谓的反抗也只能是出逃,远走他乡,仿佛没有更好的办法。
镜头切到12年后,柯洛骑着自行车载着已经长大的孙女,驰骋在美丽的相间小路上,连轻风都是愉快的,小派上扬的嘴角和爷爷短短的笑声几乎让我们误以为,这位顽固的老人已经改变了他的观念,完全的爱上了孙女,不再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而小派长大后第一幕有台词的对话就是她用弱小声音严格的告诉奶奶和她的朋友们,她们民族的教条之一,“女人不能抽烟,要保护分娩本能。”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十二岁孩子会有的思想,显然是深深地受爷爷影响。
12年后,小派的爸爸回来了,不同于影片开始充满民族性质的长发,现在他是平头,似乎是暗示他对现代文明社会的融入之深。我们看到,他试图和父亲和解,他告诉父亲,自己在德国取得的成就,可惜,柯洛没有及时抓住这一信号,失去了走进儿子内心的一次良机,一个用力的拥抱道尽了布鲁郞伊对家乡对父亲的思念。然而他这次归来,勾起了深深埋藏在柯洛心底的不会忘记的要有个孙子继承者一事。他把他物色好的小派的老师介绍给布鲁郞伊,在布鲁郞伊和家人分享他在德国的展览的作品时,一不小心,放出了他现在的德国妻子的照片,引起了柯洛的盛怒,他责怪儿子逃避现实,丢下一堆事情不管不顾,去干他那些在柯洛看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事。甚至不肯带妻子回家,觉得儿子对自己的部落丝毫不关爱,置身世外。而布鲁郞伊也喊出他的心声,认为父亲不真正关心他,从来不曾正眼看他,只关心他身为男孩应该担起部落的责任,剥夺了他的自我,因此,他下决心让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远离他这复杂的家,不受父亲专治的影响甚至要带派凯亚远离这种环境。盛怒之下,柯洛脱口而出“带她走,她对我没用”这样伤人的话,恰被小派听到。小派跑出去,躲在也许是她经常自我疗伤的自己的秘密基地哭泣。布鲁郞伊追上去安慰女儿。
这里是电影一个窝心的低潮,布鲁郞伊和女儿的一段对话摘录如下
布鲁郞伊“你爷爷对我有同样的期望”
小派“这就是他对我这么凶的原因”
布鲁郞伊“难道是因为我不能如他所愿?”
小派“我也是”
道出了也许是所有被父母思想钳制的儿女的心声。虽然布鲁郞伊已经成年,有能力和条件过得不错,可是,得不到父亲的认同依旧是心里一碰就流泪的软肋,多少人,穷其一生的努力正是为了博得那个我们尊敬的人的认同和夸赞和鼓励。这也正是该片打动人心的一个角度。心疼女儿也是心疼另一个自己的布鲁郞伊抱着小派,女儿此刻也成了他这面伤痛的知己,流下了从小到大压抑在心底的委屈痛哭的泪水。令观众感同身受,心疼不已。
为了不让不让女儿再像自己一样活在父亲统治的权威下,布鲁郞伊打算把女儿带在身边,柯洛用自己的方式,骑着自行车载小派兜圈送别。在远离家乡的途中,小派看着大海,想着爷爷给她讲的那个故事,要求爸爸返回。也许,在那一刻,她意识到了柯洛的孤独,顽固的令人心疼。
小派,重新回来,柯洛并没有表现出开心的样子。但随着布鲁郞伊的离去,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有个直系的酋长继承者了。于是,打算用传统的办法教育部族男孩并选出继承者。首先,是教他们泰哈阿,一种传统的用棍棒做战争武器的武术。他不允许小派参加,因为,酋长选男不选女,在他看来,女孩只是进厨房和生育孩子的。其次,他把象征酋长身份的鲸牙丢到海底,谁能取回来,谁将会是酋长继承者。可惜的是,没人取回,那个时候的柯洛,仿佛,一夜苍老,佝偻着背,孤单,寂寞,拒人千里。他以为自己的部落没有希望了,连酋长继承者都选拔不出来,鲸牙也丢了。无助的他夜里泣诉着古老的语言召唤鲸鱼的帮助,那一刻,看的人心痛,那么严肃强壮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无所依的要流泪的老人。不知道是他真的可怜至此还是他自己造成自己的如今的可怜状态。但你还是情不自禁的心疼他,因为,不管对错,毕竟,他也是为了他以为的自己和部落的希望而活。
小派为不能进入爷爷的世界而痛苦,明明奶奶这么爱她,依旧填补不了爷爷无视她的那份痛。在奶奶的指引下,她和叔叔学泰哈阿,在叔叔的指引下,她游到海底取回了男孩子们拿不回来的鲸牙。不知道那位可怜的老人是否知道,有个小姑娘,一直无言的和他站在一起分享他的哀伤,传承他的传承。以至于,那个柯洛几乎崩溃召唤鲸鱼的晚上,小派和他一起唱歌召唤。事情至此,故事真的落实了玄幻,也许,导演是想借此告诉大家,要有梦想并且为之奋斗,她没有残忍的否定这个童话,鲸鱼真的被小派召唤过来。却搁浅沙滩。
电影至此,又有了感人一幕。部落村民,熬夜拯救搁浅沙滩的鲸鱼,为他们洒水,盖布防止水分流失。不禁令人想起,那些误撞无辜死于人类捕杀的鱼类,想起那些搁浅沙滩,染红海水的生命。他们的行动是多么令人尊敬,使人看到,倘若我们都能如此爱护动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将不再是口号。柯洛此时心情低到极点, 看着鲸鱼在眼前慢慢死亡却无能为力。小派想去碰它,他立马严格制止,在他看来,派凯亚的女孩身份还不够格碰这圣物。
当大家用绳子和拖拉机尝试在涨潮时把鲸鱼拖回海底失败后,选择一边去休息想办法再战。也终于让小派有机会触碰鲸鱼。镜头缓慢而圣神,万物俱静,甚至连哗啦哗啦海水声都不知不觉消失,一个长而细腻的镜头慢慢展现小派和鲸鱼的第一次接触,有点触人心弦。小派轻轻地抚摸鲸鱼,就像第一次触碰恋人,充满爱和呵护。当看到她额头感应鲸鱼,观众似乎能感受到小派额头那股发麻的电流经过。她像祖先那样,爬上鲸鱼背部,脚轻轻用力一蹬,怕鲸鱼不听话似的念到“come on”只见之前一动不动的鲸鱼一摆尾,游入大海。镜头切换到奶奶,这位一直以来以世俗的亲情爱着小派的老人,第一个发现孙女消失了。发疯的朝海面喊“小派,我的小派”只见,汪洋大海,小派小小的身体有那么一两次在鲸鱼的背上浮现,就再没出现。奶奶把小派取回的鲸牙放到柯洛手中,目含愤怒,浑身无力的离去这个固执的老头。而此时,柯洛才终于明白,他一直寻找的骑士是那个小小的,倔强的,他一直看不上的孙女。终于流下悔恨的泪水,若是事情到此,小派不再回来,也许,这个老人从此身心俱垮,后半生活的不再有意义,在自责的暮年中走完人生,而小派却像仅是为了他的梦想来世一遭。
好在,导演是仁慈的。小派回到人间,被救了回来。故事的结尾,小派父亲布鲁郞伊终于携妻子回家乡看望。毕竟,他的根在这里,看着大家充满希望,貌似这个部落一直活得这样简单,清晰,不曾存在问题一样。那艘布鲁郞伊雕刻到一半便荒废的船,在大家的合力努力下,驶向大海,而柯洛和小派平等的坐在一起,终于能看到他的笑容,感受到他搭在小派肩上的胳膊不再有压力仅是充满慈爱。整个镜头,除了海天一碧的蓝,仅剩众人合力的划船和旁白小派干净的声音“我知道我的兄弟姐妹将会手拉着手,一起勇敢向前走。”充满希望,回味悠长。让观众红尘滚滚的心接受了一次清泉沐浴般回归简洁,纯净,不染尘埃。
影片没有正面表达教育,父母孩子的沟通,信仰的问题。我们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存在,令人深思。柯洛也许是传统保守顽固的典型代表,但却值得人尊重,因为他坚持不解的为梦想而活,他无私,不仅仅为自己更是为部落着想。
这部影片的新西兰镜头,随便一切都是风景如画,色彩搭配和谐、时空静止。导演不惜用一个镜头展现云的变化,一切慢的让人沉醉。不能想象如此安静的乡村却有这么复杂的关于爱关于梦想的纠葛。片中偶尔出现的毛利人歌舞看上去更是原始的,最初的对自然充满爱的表达,取悦的是舞动肢体时快乐的自己。
《鲸骑士》作为一部约有400多万美元的小额投资电影,2003年相继在新西兰美国上映以来,收到不少佳评和稳升的票房。并在多伦多电影节上荣获观众选择奖。而小演员凯莎·卡斯特·休伊斯凭借此作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女演员,也是历史上获提名的最年轻女演员。导演大胆启用新人,不是演员出身的凯莎·卡斯特·休伊斯,一位新西兰毛利人。正是凯莎浑然天成的表演,将一位安静倔强但坚韧单纯的海边成长的小女孩成功塑造。
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纯粹的你应该看一看《鲸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