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又是九个多月的时间没有跟父母亲人蒙面。借着弟弟家宝贝女儿满月的由头,请假十天带着我的同宝儿回故乡。
漂泊在外数年,早已适应了在外漂泊的日子,我以为,故乡我已回不去。实际上,那里的一切我依旧熟悉且有趣。
一 耄耋奶奶过鬼门,一句问话笑倒哭丧人
奶奶已经90多岁,是我们汤氏一族中年龄最长,辈分最大的人,私下里被叫做“老祖宗”。但这位老祖宗除了脾气古怪有点祖宗外,其他毫无祖宗的派头,衣食自理,行动自如,而且闲不住,时时想着帮忙干活。
奶奶个头很小,估计1.4左右的样子,可能也就是遗传了奶奶这基因,才有了我这个小个子的苦恼。奶奶的打扮恐怕在这个土地上也难找到翻版了:脑袋后面挽着发髻,插着银簪子,天稍稍冷就会戴上一顶跟民国时期地主婆同款的黑色丝绒帽,50 、60年代的大襟裤褂,绑带绑腿,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样子,不论身边的人怎么变化,奶奶一个人始终坚持做她那个时代的捍卫者,不仅在思想上不肯改变,连装束也停留在那个时代。
奶奶性情耿直,有的时候感觉像是“缺一根筋”或者只是“一根筋”,(我和父亲可能也受此遗传)也因此奶奶常常刀子嘴豆腐心,好心得不到好的回报。奶奶十五岁嫁给比她大八岁的我的爷爷。我的爷爷的父亲是道士出身,从小在庙里吃“香火”,爷爷成年后也继承了他父亲的部分职业,在十里八乡靠在白事上超度念经赚点生计。爷爷喜欢听评书,肚子里,嘴巴里都有故事,但不会干农活,家务更不用指望,所以经常跟奶奶因为各种琐事大打出手,也因此在姑姑们和父亲成年后,爷爷便搬到山上闲云野鹤般生活,奶奶倒乐得自在的一个人过日子。印象里,爷爷每星期回来拿干粮时都会跟奶奶争吵。奶奶特别讲“礼数”,小时候跟着她,她会告诉我要有礼貌,要叫人,吃饭要怎样,走路要怎样,她都有自己的说法。而且如果不服从,她会面红耳赤的给我一顿数落。因此,除非,俺娘不在家非把我送到奶奶那里去,我是很少到奶奶跟前凑的。
奶奶的一辈子是很苦的,她出嫁后,夫妻感情并不好,婆婆厉害,丈夫“懒惰”,她生育了六个子女,基本上都是自己一个人拉扯大。后来子女成家后又开始带孙子辈,先后带大了我的二姐,叔叔家的堂妹和四姑家的表妹。我的印象里,很多年前,奶奶的背就像现在一样是驮着的。
尽管如此,奶奶有一副好心肠,她总是认为别人 都比她苦,所以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什么好东西,子女亲友送来的点心鸡蛋等补品,她全部送给没有啥关系的乡亲。姑姑和父亲他们经常因此生气。但是她一辈子坚持这样。后来,大家也就睁一只眼睛,任她去。奶奶会收留过路的讨饭的。她认为这是在为自己基德。可能,也因为奶奶一直行善,所以老天保佑她身体一直很健康,虽然现在已经有些老年痴呆,记不住有些人,有些事,但是身体还算硬朗,生活自理。我在家的这些时日,她每日都会来看几次,把自己存的“好吃的”送来给同宝吃。她似乎很稀罕同宝,希望走到同宝跟前,可惜同宝怕她,看到她就要拉着我走,估计是同宝感觉奶奶的打扮太奇怪。
二姐说,奶奶前一段时间差点去见阎王爷了。一向身体硬朗的奶奶忽然生病卧床不起,也查不出是什么来,但是已经不行了的样子,医生让家属准备后事了。姑姑叔叔和父亲他们都以为奶奶的大限到了,翻出提前准备好的寿衣哭哭啼啼的给奶奶穿。结果,奶奶睁开眼睛,喃喃的问:“这是现在就要死啊?”姑姑他们一听这话,哭笑不得,想到可能奶奶还没准备好要死,也就不敢再给她穿寿衣了。然后回到家,奶奶就又神奇的回复了活力,如往常一样,生活自理,每天在树林里扫打扫树叶,耳不聋,眼不花,凡事不让别人帮忙,看到有小辈经过却不知道问候,还会生气的责问人家:“你难道不认识我?”;趁着俺娘不注意的时候自作主张把关在圈里的鸡撒出来,把俺娘气的直瞪眼却也说不得;姑姑们来看她,刚走几分钟,她就忘记谁来过,但是永远不会忘记把姑姑们送来的“好吃的”送给别人……这样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有余,大家都说奶奶暂时见不了阎王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