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下诏施行宽大政策。
对老百姓
以前欠交的赋税,免除。
江浙一带赋役比较重,减轻。
民间有高寿的老人,赏赐给他们米肉丝帛。
鳏寡孤独残废的,国家出钱,开办养老院,负责抚养。
对军人
明代采用的是军户制,意思就是你当兵,将来生了儿子,也要当兵。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朱允炆改了一下,但凡是从军的人,如果你是家里的独苗,那么恭喜你。我给你家留个香火,走吧,你不用当兵了。
对大臣
朱允炆求直言。
有一天,朱允炆生病了(不是装的),没上朝。生病了请天假,很正常的事情。有个叫尹昌隆的大臣不愿意了,上书谏言。
朱允炆立马做了检讨,说自己疏于朝政,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认真反省了,下次不会再犯了。
尹昌隆这才没有为难他。
当皇帝当到这个份上,憋屈吗?
不憋屈。
他爹说的:“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他做到了。
这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对我来说不好,因为我写起来没意思,读者看着也无聊。
但是一个皇帝他不折腾老百姓,也不折腾大臣,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他们都会念着朱允炆的好。
最后多少大臣效忠建文帝,以死殉国。
而崇祯自缢煤山的时候,大臣们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身边竟然只有一个太监陪同,他说了一句“皆诸臣误我”。
他如果知道在两百多面前他的先辈朱允炆是怎么做的,也不至于落得一个如此凄凉的下场。
这是题外话,言归正传。
现在的大明朝欣欣向荣,前景一片大好。
但是朱允炆没有松一口气,他需要面对第二个问题了。
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要了他的命。
朱元璋早年吃了很多的苦,即位以后,对自己的子孙好的没话说。他这辈子一共分封了25个藩王,世袭的那种,就是想要他的后代享尽荣华富贵,在这25个藩王中,还有几位特殊的藩王手中握有兵权,因为他们担任着一个重要的任务,镇守边关。
当年徐达率兵把元朝皇室从大都(北京)给撵到蒙古以后,他们的国号仍然是元,因为地处塞北,我们后世就称它为北元。
他们很憋屈,一天到晚看到的除了沙子就是草原,吃得除了牛肉就是羊肉,想换换口味弄点蔬菜水果都不行,这地方也长不出来。
该死的明朝!
他们心里憋着一口气,满怀怨恨,于是再次骑上了战马,挥舞起了手中的战刀,南下骚扰边塞,捕杀边关的百姓,顺带抢劫一把。
朱元璋不愿意了,只有我欺负别人的份,还没有人敢欺负我。
可是他身处南京,距离边塞数千公里,现在年龄又大了,不可能再去领兵打仗。
他把眼光放在了自己的儿子们身上,年轻人,这是你们的时代,保家卫国的责任该由你们承担了。
在所有的藩王中,不对,在朱元璋所有的儿子中,最优秀的并不是朱标,是这么一个人。
第二个主人公登场了。
其实我早就提过他,在第一篇文章的第一句话里。
燕王朱棣。
让我们再回到战火纷飞的元末明初时代。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的一天,已经占据应天的朱元璋接到线报,陈友谅正在攻打太平,太平是应天的屏障,如果太平被攻破,应天将岌岌可危。朱元璋心情急迫,这时一声啼哭响彻在应天府邸,下人过来传话,他的儿子出生了。
这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现在军情紧急,朱元璋没有顾得上看一眼,就去前线指挥打仗去了。
我不知道朱棣小时候是怎么过的,作为一个大地主家的儿子,不愁吃不愁穿是肯定的。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朱元璋显然更重视朱标,这都被朱棣看在眼里,不满的情绪早就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只等着生根发芽的那天。
洪武元年,他被人告知,自己的大哥成了太子,以后就是大明王朝的接班人,将来见了他,要磕头,跪拜,称臣。而自己最多能成为一个藩王,年幼的朱棣还不清楚,他和朱标差的这五岁,一个小小的台阶,自己这一辈子都有可能跨不过去。
十七岁的时候,朱元璋准备让他出去就藩了,在就藩之前,需要外出实习一下,毕竟下基层锻炼是培养优秀干部的重要途径,朱元璋把朱棣送回了安徽老家凤阳,这一住,就是四年。
四年的民间生活养成了朱棣吃苦耐劳的精神,当朱标还在深宫里读书的时候,朱棣已经开始了社会实践,后来之所以能够带兵打仗,能够忍受北方边塞的苦寒,这四年对朱棣来说,至关重要。
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北京),正式开始了他的藩王生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