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到莫言文章,有段话颇有同感: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他们是被劣人催熟的。当别人聪明伶俐时,他们又傻又呆,当别人权衡利弊时,他们一片赤诚,当别人心机用尽时,他们灵魂开窍,后来虽然开窍了,但内心还是会保持善良与赤城,他们不断的寻找同类,最后却变成了最孤独的一个…
善良晚熟的映射:我曾如莫言笔下之人,学生时代身边同学早已懂得人情世故,在各种社交场合如鱼得水,而我却懵懂无知,一心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潜规则一窍不通。那时,我觉得别人聪明伶俐,自己却显得又傻又呆。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比如被信任的朋友背叛,才慢慢“开窍”,但内心始终保留着那份善良与赤诚,这与莫言描述的晚熟善良之人高度契合。
寻找同类的无奈:在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与自己三观一致、灵魂相通的人。然而,在现实里,我发现周围很多人更注重利益和算计,真心待人、保持善良的人少之又少。我不断寻找,却常常感到孤独,仿佛自己成了孤独的“异类”,这种经历让我对这段话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劣人催熟的印证:在社会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善良的人原本单纯质朴,却因遭遇他人的欺骗、利用等不公正对待,而被迫成长和改变。比如一些职场新人,满怀热情和真诚进入单位,却被老员工排挤、算计,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不得不学会保护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世故,但内心善良的本质并未改变。这正体现了“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他们是被劣人催熟的”这一观点。
善良坚守的珍贵: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社会,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失去了最初的善良和本真。而那些晚熟的善良之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善良与赤诚,这种品质显得尤为珍贵。他们的存在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希望,也让我更加坚信善良的力量,所以我对这段话有着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