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又称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相当常见的类型,本质是由于大脑血液循环不畅通所引发的一类疾病,常见于脑动脉壁病变、动脉管腔狭窄、闭塞等最终出现的脑部疾病。脑血栓的发病往往相当突然,事前没有疼痛感等症状,一般需在发病后6小时内采取急救治疗措施,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偏瘫、丘脑性疼痛、瞳孔异常等后遗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进展至神志不清或是死亡。
脑血栓的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具备发病征兆,仅有部分患者会存在短暂的手脚麻木无力、双目失明、说话困难、智力减退等征兆,对于这部分存在短暂特发征兆的患者,立刻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脑内缺血灶,或是行完善的头颈部血管检查,以明确脑血管情况,越早发现越能及早得到救治,但事实上大部分脑血栓患者会出现无痛性颅内高压症状,会在几天内因大动脉闭塞出现继发性脑水肿,由于不具备疼痛等感觉征兆,因此往往会被忽略一些异常,直至出现意识障碍。
脑血栓更容易出现在以下高风险人群中:
● 确诊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
●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病患者;
● 老年人、孕产妇、肥胖人群;
● 长期吸烟者;
● 经常久坐不动,缺乏锻炼或常出差需要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者;
● 特定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某些遗传性血液疾病等);
● 外伤、手术后卧床,使用特定药物或治疗手段的人群(如长期服用雌激素或避孕药或化疗患者等)。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脑血栓?
1. 避免久坐。长期久坐不动是很容易诱发脑血栓的,可以说要远离脑血栓血栓,运动是相当有效的防控措施。
2.适当的散步步行。步行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3.健康饮食。建议食用黑木耳、大蒜、洋葱、绿茶等具有清洁血管作用的天然食物,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4.学会适当的缓解压力。加班、熬夜,压力巨增,会使动脉应急性堵塞,甚至会导致闭塞,引发心梗。
5.定期检查血压血脂以及心脏健康。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血压控制得越早,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此外确诊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也应做好定期的心脏健康检查。
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患者要做好定期的生化检查及血压监测,此外还应加行脑动脉检查,主要检查方式为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这两项检查可检查出颈动脉干和脑底动脉环是否通畅无阻,因为粥状动脉硬化斑块儿或管腔不通,都是脑血栓的危险因素,因此这项检查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另外确诊有冠心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也应做好定期的心脏检查,主要检查项目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两项,主要用以了解心脏情况,由于大部分脑血栓在心腔内存在血块,而血块因为某种原因脱落后,会顺着血流进入脑动脉,进而引发脑血栓。
另外脑血管成像及头颅CT也是相当必要的预防检查项目,脑血管成像可检查脑血管内有无斑块,头颅CT可检查出是否患有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