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决定离开了读书和生活了六年的三线城市,只身来到广州。并且刚来的第一周就成功拿到一份薪水还不错的工作。
那是一家传统行业的公司,但老板希望向互联网方向转型,打造出一个闻名当地的内容平台。
为了顺利开展这个项目,当时公司决定用比业内较高一些的工资,招聘内容专员。
我就是在这个时候进的这家公司。
听歌。来自杂乱无章
00:00
02:28
一。
初到大城市就顺利找到工作,还发现自己原来能拿到比以前几乎翻一倍的薪酬,我不禁有种喜不自胜的飘飘然。
当时我看着入职第一个月的工资单,满怀着自己可以大施拳脚扬名立万的美好愿景,幻想着能拿到的高额提成。
我租下了离公司不远的单间公寓;陆续分期购进之前舍不得入手的大牌护肤品和电子产品;经常以低脂健康为名,午餐叫寿司外卖。
为了让小公寓住起来更加温馨,我还在猫舍买了一只英短,给它添置的猫粮猫砂猫爬架,通通都是最好牌子。
但好像乐极容易生悲。几个月下来,项目的进展却十分缓慢。
不仅核心的理念很难表现,要确认的细节也被一拖再拖。因为这是一个从“零”做起项目,零粉丝,零热度,零融资。
靠着我们稀稀落落的两三人,很难做让大众一呼百应的内容。连想要“试错”,可能都找不到尝试的人群。
筹划了好些时日,始终拿不出让人满意的工作成果,整个团队都有点泄气。
终于,我被人事约谈了,通知我公司决定把项目搁置,相关的员工也不必留下了。
二。
我拿着少量的赔偿离开了公司,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个三分钟热度且毫无成果的项目,写进新简历里。
行业不景气,项目被腰斩,分期还没还完。
之前仅有的少量积蓄,也给了爸妈盖老家的房子。
猫猫在家嗷嗷待哺,还要打三联疫苗。
人在青年,却经历着中年危机,我有点笑不出来。
只有在接到家人的电话时才强装欢笑。因为刚找到工作时,我对他们夸下了你们女儿很快能在大城市出人头地的海口。
所以现在只能用“我很好,只是最近很忙”的借口来掩饰我的失败,然后心虚地结束通话。
坦白说,当时人事让我签署解除劳动关系声明书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会有种失败感。
这是我第一次被辞退,也是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城市之间是有“压力差”的。
以前在三线城市工作时,几乎每次离职我都会被上司挽留。而现在,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对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消费行为都判断失误。
刚走入社会又遇到好项目时,容易让人有种即将干成一件大事的错觉,可如果一旦跟不上节奏,就能很容易体验到这种被现实先“捧”后“杀”的残忍。
但一个晚上不到的时间,我就完全消化了身上的失败感,因为失败感很快就被危机感取代。
人总要为自己的决策买单。
而现实世界的节奏也紧迫得,让处在窘境里的人,丝毫没有功夫怨天尤人。
我不记得我每天晚上是怎么睡去,我只知道我每天都在危机感的包裹中醒来。
三。
失业中的我破天荒地发现,明明不用怕迟到,但我却每次都在闹钟没响前,就已经起床了。
那时候我把闹钟定在早上8点,结果连续几天都在7点45左右自然醒了,而且还觉得很精力充沛。不会赖床,也没有丝毫想睡回笼觉的打算,这几乎是前所未有的。
以前的我,总是舍不得对自己太狠,能赖床就绝不早起。行动力严重不足,每次都信誓旦旦做着日程计划表,但从没执行过。
但现在回过头才发现,失业那段时间却成了我高考后最“自觉”的一段时间。
每天准点起床,整理作品,更新简历;努力写新作品,把新写的简历重新排版打印。
下载各大招聘app,随时了解最新动态。找起工作时才发觉,原来光是在几个相似的app间浏览和筛选信息已经相当占用时间和精力。
尽管招聘消息每天都在刷新,但选择还是很有限:工作环境好玩的,周边没有地铁;看上去轻松易操作的,又没有前景;工资够高的,招聘条件严厉苛刻……
然后我开始穿梭于CBD的高楼间奔赴一场场面试,妆都被太阳晒融。
回家后再根据面试的反馈,调整自己的作答思路,修改简历上的字眼,继续马不停蹄地写着新作品。
失业的时候,我没有一刻慢下来过。
以前有拖延症,是因为现实的脚步没有真正逼近,还有暂时逃离的空间。
所以我不愿意直接面对要完成的计划,而是逃进游戏,逃进网络小说,逃进假期的懒觉;逃进买买买。 只有到了“不得不做”的情况或者“deadline”之前,才会不情不愿地开始做事。
拖延的人都觉得逃得了一时是一时。
但出来走,总是要还的。
在信用卡还款提醒和的房租水电面前,我明白我无处可逃,所以只能从一开始就调动所有行动力全力出击。
其实一个人成熟与否,不是看他长到了多岁,不是看他经历了什么,而是看他面对世界的态度是不是直面大于逃离的。
直面生活中的责任,选择主动承担,对自己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有清晰明了的规划。而不再是凡事都盘算着可以先靠着拖延逃离一会。
四。
辗转了好几家面试后,我争取到一份影视文案的工作。虽然在入职的第一周,已经加班到凌晨4点,但也总算为我的失业生活画上了句号。
工作确定后,我又换回了城中村的房子,房租开支只需要900块,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虽说有了工作,可危机感没有因此消失。因为我没有做过影视行业,所以特地约了从事影视的师兄向他请教经验。
师兄笑我太紧张了,不就打份工嘛,东家不打打西家就好了。
我也自嘲地笑笑,刚被职场虐完,所以有种“很想证明自己有能力表现好”的强烈渴望。
师兄告诉我,经验值与能力跟你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是成正比的,不用奢求一开场就打出绝杀球。所以在入行初期觉得吃力时,也不用太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