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古典老师的三套视频,更新了许多对职业规划的陈旧理解。职业规划和咨询,绝不是职业测评、告诉你适合什么工作这么简单,这个层次只是一百年前的特质论。《百年生涯发展史》里说到,人与职业的关系,从工业革命后期机械化的以人配职,到二战后以职就人,再到20世纪70年代的后工业时代,强调在多元环境下的学习、适应和发展,再到千禧年至今的信息时代,人们更关注意义和价值,思考职业能为生命带来什么可能。各阶段的隐喻,依次是钟表-齿轮,旅人,树木,和画布,越来越凸显出人的自主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在生命画布上涂抹的每一笔,都不知道最后呈现出怎样的画像,但它是一个机会,一个获取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同时各阶段的理论又不是相互隔绝的,比如特质论、职业测评,可以用于大学生和工作两三年的人,帮助他们找到有更高成功概率的地方。
最近在看《未来简史》,书中说到有些岗位逐渐会被AI取代,同时也肯定有一些只能由人类从事的职业产生出来,我很好奇,在尚未有确定职业的情况下,职业规划又会如何应对,相关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呢?职业规划能否走在职业创造之前?
后面两个视频分别讲的是职业规划战略与战术,印象最深刻的是古典老师拿他自己的演讲做案例分析,显示了如何做优势管理,要扬长避短,而非取长补短。越害怕一件事,就越要把它做好,人们通常会推崇这种与困难死磕的精神,而现在我有了另一种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
还有U盘人才和云盘人才一说,资源整合无疑是更高层次的竞争力,如果一个职业规划师在各行业职业都有“线人”,能快速精准地获得所需信息,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完备的咨询,破除客户的“职场艺术照”迷思,这就是所谓的informed decision吧。我报名这个课程,除了想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外,也希望能结识同道,拓宽资源,谢谢广培经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