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国人的吟诗作对的情怀,在这个跟风到全民参与的时代,不无例外的,儿子学校也搞起了诗词大会,并且这两天在对诗词进行强(sǐ)化(jì)准(yìng)备(bèi)。
写这段话的意思完全不是说这个活动不好,我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中国人真的不能丢弃了咱们传统的东西,诗歌就是我们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瑰宝,应该大力发扬才对,对于能触动全民参与背诵和赏析诗词这件事,我是真的觉得这是一件不错的文化活动。
可是,烦恼也来了。因为我最近发现,我以前背诵的诗词现在怎么就不对了?一下子,我觉得有些东西一旦被强加上了时代的符号,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意义了,那么,今天我是来吐槽的!
先说说杜牧的这首《山行》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为啥要说这首诗呢?是因为这首诗里的“斜”和“深”。记得学生时代学习这首诗时老师说过,古人为了诗词押韵很多字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有差异,这个“斜”在这儿就不读“xié”了,要读“xiá”;而“白云深处”的“深”现在却变成了“生”,我就没法理解了,杜牧当年写的到底是什么?难不成他是因为前后鼻音不分乱写的?“白云深处”和“白云生处”这是两个概念,难道说单凭一个所谓的学者的自我理解就决定了一个原创诗人本来想表达的意境了?还改了学生的教材。反正作为愤青的我就觉得应该是在“白云的深处”有人家,而不是“白云的生处”有人家,白云的生处?天上吗?简直与题目不符合嘛!
诚然,现在大力提倡使用标准普通话是好事,可是这是针对现代人的,而过去的已有的文化资料真的没必要去改变,人家本来是什么样的就让它保持原样,既能够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又能够尊重当时的作者,这不是挺好吗?
说到这又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个小文,写的是一个学生用笔名投稿了一篇文章,文章写得很好,被选入阅读理解试题,并被试卷的出题者设置了分析题目来考学生们,结果写这篇文章的这个学生偷着乐,自信满满的去答这篇自己写的文章,居然得了零分,因为出题老师认为作者写文章的意图完全与实际作者的意图不一致,于是规则制定者就把他们的意愿强加给了受众,导致实际作者欲哭无泪,自己辛苦写出来的东西被曲解了还没处说理去,这是何等的憋屈。
想想我们现在去研究古人的诗词文赋,总是要定一个我们现代人的观点,好像只要是大家、名家说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而殊不知也许人家诗人并不是这样想的,也没有在那样复杂的情况下写了怎样的诗。那我们何不就把这些诗词歌赋当做茶余饭后的一种陶冶情操的工具,随性自然的面对就好了?我更愿意跟儿子分享一下诗词歌赋的美,而不在乎他能够背诵多少,更在乎他在不同的意境下能引用怎样的诗词来衬托自己的语言,而不在乎他能在背诗词大赛中能拿第几名……
由诗词读音的变化引发了我这个愤青的一番牢骚,我知道我也不是最正确的,可是我这个一家之言并没有想要扭转什么,也没想要把我的观点强加于谁的头上,只是想客观的表达我的想法,表达我对于诗词的尊重,对作者的尊重。
最终日子还是要这样过,我还是会向现在的很多形式妥协陪儿子去“背诗”,可是,我一定不会让他只是单纯的背诵,每首诗我都要告诉他诗人创作时的大概意境,诗里到底写了些什么,让这些陶冶情操的、表达情绪的诗词歌赋真真正正的被人们所认识,而不只是会背。
平静了一下,回头想想自己也蛮可笑的,我又何尝不是那个倔强自我的人?对于文字那样的较真和执着,却也不愿意随波逐流,总想就这么坚持着,人不能没有理想!
最后也想用一首诗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咬定青松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爱咋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