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正式开始拜读《终身幼儿园》这一本书,结合张琦老师主讲的线上课程。本书的作者是Scratch 少儿编程之父:米切尔·雷斯尼克。作者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就是将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带给全世界的孩子,直到现在,作者的这种理念仍然像阳光一样照耀着全世界的教育领域。
今天,我开启了第一讲的共读,文章开篇,我接触到了两个概念,“A型人”和“X型人”。从而也让我好奇自己是属于哪类人?作者在本文中引用了几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定义的“A型学生”和“X型学生”的概念。“A型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不具备当今社会取得成功所必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X型学生”愿意冒险,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他们渴望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不只是简单地解决教科书里的问题。明确了两种类型的概念,我不能否认自己属于“A型人”。不得不说,其实发展成什么样的人才,跟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从小我们被灌输的就是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学校主要强调让学生遵守指示和规则,成为“A型学生”,而不是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想法、目标和策略。
那么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性本领,是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心理品质,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的因素综合优化而成的。而这种能力是可以被培养的,每个孩子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他们的创造力不一定能自行发展,仍需要培养、鼓励和支持。因此,不管是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富有创造力和行动力是“X型人”的核心能力,除此之外,美国21世纪技能学习联盟P21评选的本世纪最需要学习的4种能力,即4C能力,也是“X型人”的必备素养。所谓4C能力:1.创造与创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尝试用新方法去做事,就是在创新和发明。2.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用新思路看待问题,不要人云亦云,不断自我反思与革新。3.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沟通能力不仅限于口才,也包括书面传播、线上线下传播等等。4.团队协作(Collaboration)。团队协作可以互相学习,相互支持,集思广益,是团队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