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言人生三境界: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至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境,终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床头柜上总放着一本《我的精神家园》,扉页上手抄的一句话在记忆里仍清晰可辨:从艺术到科学到哲学,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
而三本书主义,亦复如是。三本书并不互相割裂,而是相伴相生,从一本书到下一本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轻时读有字之书即前人的经典,一字一句一板一眼,通晓古今,博览中外;跳脱少年心性后读无字之书即社会与自然,字句模糊迷惘困顿,体悟社会,练达人情;无上境界就是读懂心灵之书,形成独立人格与自主灵魂,无即是有有即是无,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尽在不言中。
行思和尚也好,王小波也罢,抑或是卢新华,他们都在说的是一个历程。生而为人,到世间走这一遭,也是为了感受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历程。
人初到世上是赤裸裸的,无论身体还是灵魂。我们需要丰盈精神世界的养料,而能增进灵魂重量的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有字之书。“作品一诞生作者即死亡”,形骸有限,文字的力量无穷。读书的过程是跨越历史与时间与前人进行的一场精神交流,也许不求甚解,但从他人的角度去感知世界是最原始也最本真的方式。
读书行路,到了出世的境地。这时我们逃脱了外界的束缚,开始迷惘,开始思索,开始体悟人心浮沉,阅读社会与世界的无字书。它没有具体的形态,没有楔子与尾声,但无处不在,永远摊开着。它对立又统一,不同的人在这里走向不同的分岔口。
终其一生,大多人都身陷营营不可自拔,但却极少有人能出世入世,读懂心灵之书。
金庸老先生笔下独孤求败的那把木剑已经朽烂,可周围却草木青青一切如故,石刻上所写更如平地惊雷——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而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不滞于物,身处信息时代而不被舆论导向蒙蔽,坚持是非观的人格和灵魂,才是心灵之书的真谛。
卢先生在阐述三本书主义时也提到过,此中三书还可用文字般若,实相般若,和心灵般若来代替。前二者在转为佛家之语时都改变了叙述方式,而第三本却无改变。文字是他人的思想,实相是物质的载体,唯心不变。
“心之何如,有如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只可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