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喝的凤凰单丛。
乌龙茶的一种,产于广东潮州,是潮汕功夫茶的主角。
凤凰单丛有很多香型,按焙火程度大致分为2类,清香型、浓香型。
今天喝的鸭屎香,是属于清香型的一种。
鸭屎什么味,咱也没闻过,真这么香的话,得向鸭子致敬。
干茶是这样的:
条索很大,挺直不卷曲,凤凰单丛都是用叶子而非芽茶;乌黑,焙了火的缘故;一拆包装就能闻到干茶的香味。
(话说,简书上传图片怎么能调小?并不想每张都这么大……)
通常我会把盖碗用开水烫一下,倒掉这一遍的水之后,把干茶投进去,晃一下。
这时候打开盖子闻干茶的香,太过瘾了,沁人心脾。
它不是茉莉花那种娇媚的香,而是一种烟火气的熟香,浓厚但不浓烈,低沉不张扬。
洗茶一遍后,就可以开喝了。
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扑鼻。
滋味嘛,个人觉得有凤凰单丛独有的涩感,但这种涩感不让人讨厌,不是那种绿茶泡久了之后劝退人的苦涩,而是涩后带有回甘。
这种给口腔带来的刺激,会吸引你继续喝下去。
我泡的比较清单了,130ml的盖碗4g的干茶。
其实潮汕人喝凤凰单丛,会把干茶塞满整个盖碗,茶汤很酽。不过作为潮汕人的媳妇,我也很喜欢那样的喝法。
干茶是乌黑的,但泡过的叶底能很清楚的看到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
这是摇青的时候产生的叶片特色。红色部分是碰撞中发生的茶多酚的氧化。
叶底肥壮,很喜人。
凤凰单丛很刮肠子,如果你早饭吃的饱饱的,然后跟人一边聊事一边喝凤凰单丛的话,绝对不到中午就饥肠咕噜了。
现在很多人吃大鱼大肉油腻了,喜欢喝熟普。其实凤凰单丛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潮汕人家家户户必有功夫茶套装,就算是街边的店铺、小吃摊,都肯定有这样一套茶具。
他们喝茶没有任何禁忌。早上起来可以空腹喝,吃完饭也可以马上喝,还站不稳的小宝宝也可以喝。感觉那里是会喝水的孩子就会喝茶。
他们的标配是一个小盖碗,三个小口杯(如下图)。
一个盖碗塞满干茶后出的汤,刚好够分3个小茶杯的。
出汤手法也有讲究,先是“关公巡城”,打着圈的倒入三个杯子,后面汤不成水柱,而是水滴的时候,就打着圈的进行“韩信点兵”。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男女老少做起来都很自然,不当它是个事儿是个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了血液里。
不论家里有多少客人,都是轮流使用这3个杯子。当然了,每次用完,主人都会洗杯子的,手法相当利落。
如果人多的话,就这一道3个人喝,下一道换其他人喝,聊天间,互相请让喝茶,成为了他们自然而然的生活文化。
很羡慕潮汕地区的这种覆盖家家户户,深入每个人骨髓的喝茶文化。
从潮汕走出来的人,凤凰单丛与功夫茶是写在他们DNA里的标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