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针对于阅读后的内容消化,我认为需要做笔记,但没有想到的是,有一种方法比做笔记更加重要,那就是赤羽雄二提到的零秒思考,一种非常简单却如此高效的思维训练方法。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课或者参加会议,我们会选择从头到尾做笔记,甚至想把老师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心里想着回去后一定要重听和整理内容,事实上,这样做的人很少,取而代之的做法是回去后已经忘记或者不愿意再提笔,我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例如微信收藏夹有许多文章,基本上收藏后就再也不会打开第二次了。
针对于阅读,我从今年开始转变观念,不再只是看,而是转化为看和写,只有有效输入和输出,我才会知道到底自己掌握多少内容,否则就是自嗨罢了,毫无任何意义,不要让表面的假象欺骗自我。
什么叫做零秒思考,作者提出的方法是拿出一张A4纸,横向摆放,在一分钟内把你的问题写下来,然后继续写回答,回答内容可以是4-6行字,一张纸一个问题和答案,一天写10张。作者设计这样写的逻辑在哪里?
何为零秒思考,指的是瞬间思考和马上做出回应,把你的问题迅速在一分钟内写下来,根据问题再依次分析回答,再一次证明高效的速度和质量问题是非常重要。为什么规定一分钟,又为什么只写4-6行字,太多内容,一分钟是没法写太多,当然你一开始训练完全不一定严格执行,等熟练掌握了可以慢慢调整。
一天 10张,也就10分钟,一个月30天,也就300张,一年也就是3600张,每一章一个主题,针对主题提出4-6个回答,然后还可以针对回答再逐步分列回答出来。
例如:主题:如何理解学英语这回事?
我为什么学英语?
英语有什么作用?
之前学过英语吗?
用什么方式学?
学得如何?
如果学不好英语,会有什么影响?
从最近的阅读训练来看,如果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其实我看再多的书,也是无济于事,因为本质没变,外表变的话不会有太多的作用。
如果已经做好问题和回答记录,可以给它们分们别类归档在文件夹,每3个月回看一次,如果还是有之前的问题出现,就马上写一张而不是重新去翻看记录,因为时间一直在变,问题也需要更新,马上提问和回答,会加速你的理解和立即做出判断。
有的时候,高质量的解决问题方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但也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开始动笔,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做简单的事,有多少人可以长期坚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