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孩子做作业磨蹭、拖沓,甚至产生厌学。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秒变后爸后妈。该如何激发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呢?今天教大家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多鼓励,少表扬。
001 表扬的危害
有一个家长讲述了他成长的经历,他小时成绩很好,每次都考满分,父母、老师每次都夸他聪明厉害,奔走告知亲朋好友,夸自家的孩子真聪明。有一次他考试做错了一道题,内心深深的自责,夜里翻墙去老师办公室修改了试卷。这件事没人知道,但是给他留下了很大的压力。后来他又出现过几次类似的情形,每次都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他开始逃避考试,慢慢开始厌恶学习了。
如果总是一味的表扬孩子聪明、很棒,会导致孩子寻求认可上瘾,一旦没有得到这种评价,孩子就会表现出退缩、逃避、甚至厌学的行为。正面管教倡导多鼓励少表扬。
002 描述式鼓励
孩子很小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可以自己看故事书了。当别人夸他聪明时,我们可以这样说:因为他很爱阅读,看书的时候总能很专心。这样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评价他自己”转移到“关注他自己做了那些行为,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昨晚我买了玩具回家,三个孩子一起玩玩具很开心,玩了好久,妈妈叫老大去做作业,他很不情愿,好不容易叫上桌了,却三心二意,担心弟弟妹妹把玩具弄坏了,想要一起去玩。
妈妈看到这种行为很生气,开始了指责:做完作业就可以去玩了,你这个样子还不如不要写,好了别写了,你去玩吧……巴拉巴拉说一通。孩子闹情绪,越说越不写。
我过去跟他反应情感:“今天小姨买的新玩具很有趣,还没玩够对吧?妈妈刚才凶你了,你感觉很难过,很委屈,是吗?”他顿时“哇”的哭好大声。哭了一会情绪平静下来了,开始继续写作业,很快就完成了作业,然后妈妈陪她一起开心的玩游戏。
我在给娃洗澡错过了他完成作业的时刻,应该在他完成作业后,再跟他说一句:我注意到你特别喜欢这个新玩具,想要多玩一会,但是妈妈叫你写完作业再玩,你虽然不情愿,最终还是克服了自己的情绪,很认真的完成了作业。
如果妈妈说:你真棒,按时完成了作业。短期听听倒也无妨,长期如此的话就不行了,他会担心下次做不好,妈妈就不会觉得我好了。多用“妈妈注意到,妈妈看到”这样的句式开头,你的语言就会像摄录机一样,自然的描述行为。
描述孩子的具体的行为,用肯定孩子的行为来代替表扬孩子本身。这种肯定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很大,慢慢的孩子自己也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行为上去,而不是关注如何取悦大人,好让大人对他有更好的评价,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寻求认可上瘾。
003 启发式鼓励
孩子做的好的时候,有的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考100分奖励新玩具,奖励去旅游,奖励游戏机……奖励一再升级,导致做什么事都要和父母谈条件,最后孩子对奖励也没啥兴趣了。
我们可以用两个黄金问句来启发孩子,让他自己找到学习的乐趣。
第一个问句:这次考试不错,你感觉怎样呀?还可以问:其他考100分的同学,他们有什么感觉呀?多挖掘、强化孩子考的好时,美好的感受,孩子就愿意自动自发的去追求好成绩。
第二个问句:你是怎么做到的啊?引导孩子关注这个过程他做了什么,才导致这个好结果,下一次就更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所有的孩子最愿意听的其实是他自己的话。
004 感谢式鼓励
比如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父母可能会说:宝贝,你真是个听话的乖孩子。可以改成:宝贝,谢谢你遵守了我们之间的约定,按时完成了作业。
表扬的本质还是控制,感谢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有价值、有力量、觉得我真行,下次还想做好。
005赋能式鼓励
孩子成绩好,父母很开心,为此感到骄傲,孩子听多了,压力很大。可以换成这样说:这次考试成绩不错,你是不是很为自己感到骄傲呀。
如果家长总是说为孩子感到骄傲、感到欣慰,这样说家长是有力量了,孩子却很没力量。孩子会把注意力放在家长身上,而不是思考自己要什么, 努力是为了取悦家长,学习是为你而学,而不是我要学。
相信孩子能行,让孩子为自己骄傲,这样就能把对孩子的信任种植到孩子的心田,这种由内而外的内驱力,能够很好的激发孩子持续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