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挑战30天的活动渐入尾声,群里惆怅断更的小伙伴似乎多了起来。与之呼应的,每天按时发布的文章少了,群里互动的氛围也冷了下来,一切都仿佛沿着抛物线,喧嚣过后,渐起鸡毛。
为什么我们总是半途而废?
01
我们通常说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实,不光是信息,所有的要素都爆炸了。
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生产力的飞速提升,促使物质和精神的各类供给极度丰富,人类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开始面临选择困难的“幸福烦恼”。
那么多有趣有料有价值的事情,此时此刻我应该选择干什么?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或及时行乐,或延迟享乐;或继续昨天的故事,或开始新的探索。
把这个问题放大到人生尺度,那么多有趣有料有价值的事情,这一辈子我应该如何选择?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给出一个这辈子都不要轻易改变的答案,越早越好,越清晰越好。
当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答案的时候,我们就找到了人生的定盘星。
就像69岁双腿截肢的夏伯渝老汉,他这辈子只选择做一件事,登顶珠穆朗玛。为此他准备了43年,克服了失去双腿、身患癌症、年龄偏大等重重困难,连续失败3次依然初心不改,为了做成这件事宁愿死在珠峰顶。最终,他真的做到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就像日本游戏机厂商任天堂,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提供最有“游戏性”的游戏主机和游戏内容。即使他的对手,索尼和微软都大搞游戏机硬件的军备竞赛,用高清画面和华丽特效吸引玩家,任天堂始终不为所动;即使他大胆推出的virtual boy、NGC因为理念过于超前、技术不够成熟而相继失败,任天堂始终咬牙坚持初衷,哪怕股价被腰斩。终于,任天堂在去年推出switch,再次改变游戏机形态,掀起全球购机热潮,被《时代周刊》评为2017年十大电子设备第一名,力压苹果公司的iPhone X。
02
当下的我们拥有的最珍贵的财产是什么?
不是钱。
不是身体。
而是注意力。
在这个资源供给异常丰富的时代,所有的资源供给者都在处心积虑的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谁吸引的注意力越多,谁就是赢家。
比如腾讯依靠微信和QQ,夺占了我们每天闲暇时间多数的注意力,成长为市值超5000亿美金的大帝国。
比如公众号里有些纯粹博眼球的10w+爆文,靠劲爆的标题,断章取义的内容,诱人激动的情绪,大量抢夺着人们的注意力。
再比如那些无处不在的广告。
不仅是外界在想方设法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我们自己也在有意无意地分散自己宝贵的注意力。
人性总是喜新厌旧,总是喜欢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很多时候,我们决定做某件事,都源于新鲜感,当时间一长,保鲜期一过,我们继续做这件事的动力就大幅减弱。
比如这次日更挑战。很多小伙伴看到简书推送的广告,被煽情的文字触动,成为一代文豪的雄心壮志被激发,于是脑袋一热、大腿一拍,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刚开始还兴趣盎然,内心为自己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而自豪不已。但好景不长,写作毕竟是一件费脑子的事,无所思、无所获,难有料。于是写作的新鲜感迅速褪去,困难显现,断更的风险急剧加大。
这时,我们的大脑通常会寻找新的新鲜感,或者是一则学英语的广告,或者是一款好玩的游戏,我们又开始为新事物激动、梦想,至于之前的信誓旦旦,早已随风而去。
03
立志做某件事,可以因为新鲜感,因为有趣有意义,但要做成这件事,却与新鲜感无关。
做成事,关键还在于坚持,正如一句话讲,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还有九十分要靠坚持。
很多人梦想工作就是自己的爱好,以为这样工作起来会很有兴趣,不存在动力问题。
但真正把爱好做成工作的人会知道,爱好变成了工作,就不会那么有趣。
比如很多人羡慕丁俊晖,认为打台球是多好玩的事啊。但只有丁俊晖知道,为了提高球技进行的那些反反复复的训练是多么的无趣。
成长,进而成功,是内在主动的向外寻求突破,不会是一件轻松写意的事。
成长需要时间,需要注意力。
时间人人都一样,注意力大致也差不多,但人与人取得的成就不一样。
关键看怎么使用和分配注意力。
我们要倍加珍惜自己有限的注意力,不要随意挥霍。在决定是否把注意力投向某件事时,一定要想明白这件事是否值得干,不值就不要干,要干就要干成。
要知道,放弃是会上瘾的,当你总是习惯性半途而废时,坚持干成某事将越来越痛苦,每次你干到之前放弃的程度阶段时,潜意识就会认为已经达到你的上限,不能够再继续了。在这种暗示引导下,你想要有所突破都很困难。
所以,日更的小伙伴们坚持住,这是我们自己选择要投入注意力的地方,不管道路有多曲折,即便跪着哭着也要完成,加油!
这是夏天不孤单的原创文章,也是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8天,感谢您花时间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