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记录在2022年12月16日,我第一次代表医院内工作者去支援永兴花园饭店北京急救120。
110,119,120三个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了。我记得第一次提起这个时候还是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这些都是守护人民的英雄们。即使身在何方,紧急呼叫的号码永远都是打得通。那个时候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么的辛苦。
我刚开始也以为这是一场和疫情斗争的支援,会像大白一样忙碌在阳性患者身旁。会像特别的战役一样,眺望四点半北京的日出。但是当我看见北京急救120以及没口数十辆救护车的时候,我的压力瞬间充溢着我的身体。这是一段艰辛的漫长的经历。
我很幸运,21天的凤凰岭支援没能让我感染新冠肺炎。直到今天我也不认为我应该会阳了。
比起暴露在外的艰苦环境,长期的在宾馆、在救护车并没有让我能够更直接的感受到冬天的寒冷。耳边的声音只有滴滴答答的心电监护仪和救护车发动机的咆哮。奔波在北京的各个街头,一跑跑遍整个夜。
我时常站在床边眺望霓虹的街头,每天晚上都能从车水马龙的晚高峰,目送到荒无人烟的凄凉远方。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容易而哭泣,或许是年龄还不算大吧。哭在了疲惫上,哭在了没日没夜的忙碌里~
这是一次孤独的支援,在这次支援120期间,我只和自己医院的老师搭过一次班(出过一天夜班)。其余的时候都是和社会面的老师们,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特别的多余,自己特别的无助。能自己处理的事情绝不多咨询一个人。更多的时候只能自我安慰,自己做自己的老师。把每一天的故事,都化作成我不可抹去的回忆。
我慢慢的看明白了生与死的世界,我也不知道我接下来要面对的人是什么样子。这真的不能用现有的医学知识范围来衡量,可能正常的数值范围在这里都要拐个弯。每一次出任务都与死神赛跑,一定要保证每一个病人在120上的安全。慢慢的救护着他们,也锻炼着自己。很多的第一次都是在这个不经意间爆发出来,很多的畏惧、很多的不安都抛在了脑后。就这样我也是变得越来越胆大,越来越勇敢。也许这样长时间的做下去,我可能会变得特别的鲁莽,但是另一个角度说,我感觉能够中和我一下老实胆小的做事方式。
持续的救助发热患者,再一次让我感觉到我可能躲不掉新冠疫情了。我现在都清晰的记得那次是在中关村那边,有一个39度的病人,和我密切接触了半个小时,我和他的距离只是一个N95口罩。其实那天救助完我特别的悲伤,因为我也能意识到自己躲不掉了。
就像前面的讲述的,第二天晚上我就开始剧烈头晕了,我阳了,这是一个躲不掉而且要我直接面对的结果。那些天我拼命的鼓励自己,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肺炎了。自己也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了,作为一个医护工作者我更应该明白怎么照顾好保护好自己。
也许时光就是慢慢的教会我们成长。也许特别的任务不只是在120的志愿任务里学会救助更多的人。也许这场特别的任务更需要我更加磨练自己:那一周的39度高烧,那每天12小时的超负荷工作,那些很难沟通的其他地方医护人员。
伴随着本次支援的结束,新型冠状病毒也跟朋友一样驻足在了我们的身边。我们慢慢地学会了融入了他,也慢慢的打开了去外面探索的大门和沟通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又是新的一年,大家脱掉了三年来的陈旧的‘大衣’,换上来新的衣服,充满着欢声笑语。
或许多少年以后还会有人记起这件事,或许那一刻仿佛就在昨天。
特别的任务,特别的使命,我们已经是胜利者。因为有逆行者们的坚持以及团结一心的人民,我们才会以这样美好的方式攻克难关。
结束了,烦恼都结束了,我也见到了我想见的人。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值得。感谢三年大家的坚守~期待明天、期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