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乎的人有很多,家人、亲人、老师、同学、朋友……如果问我最在乎的人是谁,其实有点难。
如果非要加一个“最”字,容我仔细想想。不同时期,似乎有不同的人呢。
从记事时,最在乎娘,回家就是“娘,娘,我回来了。”爹为了生计常在外奔波,家里有娘和我两个姐姐两个妹妹。
娘是高小毕业,毕业后被招工到我们县工作,和父亲在一个系统,相识相知,后嫁给我爹,她家距爹家有100多公里,属于远嫁。后来有了大姐,娘自愿申请下放回家。第二年,随着二姐的出生,娘“逼”着父亲辞职也回家务农。
奶奶只有两个孩子,我父亲和我姑姑。奶奶脾气大,性子烈,和娘说不来。可奶奶就爹这一个儿子,爹说必须永久住在一个院里,免得人家说不孝顺。
和奶奶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娘有点小清高,和奶奶的强势不相容,俩人几乎常年不说话。娘在本地又没有亲戚,所以心情不好时,只能自己忍着,黑青着脸,心别扭着,对待我们就会没耐心,严厉严格。
我经常看着妈妈的脸色,特别怕她不高兴,尤其怕她掉眼泪。
一次放学后,看见娘心情不好,坐在椅子上默默落泪,还抽着烟卷,吐出一圈圈烟气。我小心翼翼地走近娘,低声不解地问娘:“咋抽烟哩?”娘说:“只能抽烟,消消气儿。”
我不知因为什么事,但我知道娘肯定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她没有娘家可回,没有亲戚可走,只能守着我们,我们都还小,也不会调解大人之间的隔阂,也不会排解娘的不快和愁绪,娘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解愁消气儿。
我懂事地给娘倒水、盛饭、洗碗,勤快地扫地、擦桌子,乖乖地去写作业,尽量做让娘高兴的事。
娘有五个女儿,在十一年间生了我们姐五个,所受的身心“伤害”,只有她自己最清楚。没有儿子,是她心头最深的痛。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余毒依然存在,娘总觉得自己没有生出儿子,在众乡亲跟前抬不起头。
稍稍懂事起,我就开始挑起担水、割猪草的任务,和姐姐们一起去树林扫落叶,用框把落叶抬回家,扔进猪圈,洒水沤粪,积成肥料,上交生产队,换成工分,分得粮食。
为了让娘高兴,让娘不因她无儿无后而抬不起头,我们姐妹们干起活来都非常卖力,不输男孩。家里的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在父亲的带领和娘精细的安排下,也是吃得饱穿得暖。娘为她有这样懂事勤快的女儿们,亦越来越感到自豪和骄傲。
看到娘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我们作女儿的亦是非常开心和满足。
随着包产到户和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爹开始建厂创业,经过几年的奋斗和磨砺,终于小有规模,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娘终于可以轻松欢畅一些了。
土地让邻居代种,大姐二姐由一开始跟随爹在企业作销售、作会计,到慢慢走出来单独创业,也是越干越好。
我和姐姐们陆续结婚成家,后来每每见到娘,娘几乎都是喜笑颜开,我的心也逐渐轻松欢愉起来。
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家,娘家条件越来越好,不用惦记,暂时不用太在乎他们。最在乎的人就成了自己的一对儿女,随着他们成长的欢笑而欢笑,随着他们生活中的烦恼而烦恼;眼里脑里几乎都是他们。
不懂教育,随着自己的脾气性格去养育他们,但内心深深地爱着并伴着他们成长;虽有方法上的不妥,但最终在我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影响下,加上孩子自己努力,都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后取得研究生学历,并且都已就业。至此,最在乎的儿女,都已自食其力。
岁月渐逝,孩子成人,我们已走在中年人的后半程,父母已近耄耋之年,关爱自己身体的同时,最在乎的又回归到爹娘,关心他们老年是否幸福。
因爹的身体硬朗,性格坚强,只要有吃有喝,无需孩子们照顾和牵挂,自己生活规律,每天锻炼身体,种菜种果种花,生活充实幸福。
而娘的身体一直较弱,需要由专业保姆陪伴。这个阶段,我最最在乎的人,还是娘,在乎娘的身体,在乎娘的情绪,在乎娘的点点滴滴。
每周回去为她洗澡,和她聊天,深度打扫娘家卫生,陪娘去公园走一走,去饭店吃饭,换换口味,说个笑话,调整一下心情。隔一段时间为娘剪剪头发,修修指甲,使娘清清爽爽、利利索索。
娘每周都期盼着三闺女回家,成了她一件幸福的等待,我也在娘的期盼中,从2004年调动到市区工作直至母亲离世。
母亲因病,经医治无效,于2019年去世,终年83岁。按照母亲的说法,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活到70岁就不错了。一过80岁,母亲常说,我可活够本了,活这大岁数了。
母亲病逝,我们姐妹们痛苦,但没有遗憾,因为在娘平时需要我们时,我们常围身边;在娘住院期间,我们都一直轮流守在娘的床前,周到照顾,贴心安抚,临终关怀温暖,按照娘的意愿,最后回到家中,才闭目离世。
最在乎的娘走了,坚强的爹没有过度悲伤,他知道,只有他好好活着,才能让娘在天堂安心;也只有他好好活着,才能让他心爱的五个女儿轻松自在。
我看出了爹的想法,心里对爹更加钦佩,看着81岁老爹的形单影孤,我从内心心疼他,娘走后,爹成了我最最在乎和牵挂的人。
姐妹几人商量,把原来照顾娘的保姆留下,继续照顾爹的日常生活;尊重爹的日常生活规律,作息时间,饮食结构,穿衣习惯等,我们只管把吃穿用买到家,遵照“一周一小聚,过节一大聚”的原则,全家常常团圆聚会。每当此时,爹泯着嘴,看看这个闺女,瞅瞅那个外孙,再抱抱他可爱的重孙子,四世同堂的乐趣,使爹感到幸福和知足。
把业余时间的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最在乎的人身上,不留遗憾,守住孝心,快乐着他的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加,觉得最在乎的人似乎有并列存在,这个并列就是自己。
只有在乎自己、会爱自己,使自己阳光、健康、自信、乐观、向善、向好,才能有能力爱你最在乎的人。
其实,每个人内心最在乎的应该是自己,注重维护、锻炼外在的肉身,使之无恙、健康;加强修炼、丰盈内在的灵魂,使之清明、淡定,还充满喜悦和积极向上,心力强大。
唯有此,一个人才能迎合外界所有的变化,顶得住外界所有的动荡,练就荣辱不惊、刀枪不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柔软之身”,那对我们在乎的人,尤其是最在乎的人如何付出,心中似明镜一般,有心力有能力有支撑力,会使周围所有人感觉舒服,并能受到我们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