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是谋事之道,也是成事之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突出问题,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突出矛盾。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牵“牛鼻子”,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精准解决时代阶段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向纵深发展进步。
精准定位问题。一要准确把握问题来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成果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拥有最丰富的实践经验,“到群众中去”是发现问题最直接最基础的路径,坚持取经于民、取智于民。坚持到基层一线去,俯下身板,放下官腔,与人民群众交心谈心,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与他们打成一片,刨根问底,深入了解他们最关切的问题和诉求,精准把握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问题要求真求实,避免走马观花、雾里看花,避免一叶障目、落入套路,真正弄清问题的症结和矛盾的本质所在。注重点面结合、调查与实践结合,不偏听偏信,多方征求意见,三思而定论,不可胡作为乱作为,忌走形式,装样子,弄虚作假。多到困难较多、问题突出、矛盾集中的地方开展调研,要善于明察秋毫、辨别真伪,深入把握分析问题的本质和特征。
推动问题解决。一要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握方法论的运用条件和规律,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作用。矛盾分主次,解决问题,首要解决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再解决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逐个击破。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积攒了丰富灵活的矛盾解决经验和问题斗争经验,要真诚向人民讨教,虚心听取人民的意见。二要拿出解决矛盾问题的魄力和勇气。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痛点,其形成有时代客观条件原因,也有部分是历史遗留问题,要解决疑难杂症并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甚至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既要拿出直面问题的勇气和魄力,也要分析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客观条件,把握解决问题的时机和度,才能统筹问题解决和社会稳定。
总之,要始终坚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落地落实提供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