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在想,这2020年是重启还是恢复。时光不能倒流,奔流向前,重启是不可能了。那么离恢复,还有多远。工作状态何时恢复,涉及业务何时恢复,生活秩序何时恢复,人人都在等答案;但即使恢复了,也回不去了,这次疫情会改变很多很多生活方式与工作模式。
“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并不是危险本身,最大的危险是,你依然用过去的逻辑在做事。”——彼得德鲁克
最近是利好不断,无论是政策上,还是现实恢复中;但是我们要深度思考,思考本质,这些利好与我们各自所在的企业有关联吗?有关联的话,是强关联还是弱关系。在复苏之前,个人或组织做好准备了吗?开动业务的准备金准备好了吗?相对应的产品准备好了吗?核心团队、骨干员工还在吗,还是已经转行了?人员流动还好,最惨的就是人才流失,也就造成了人才断层,无法像以往一样正常运转。连接所在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还在吗,还是已经倒闭了?开工赔的多,还是待业赔的多;开工就要给全额工资、社保等,待业只发最低工资标准。这些都是要细心筹谋,谨慎行动,重新开始。
总有许多人说,等疫情过去就会产生报复性消费,经济一下子就能恢复。但现实中并非如此,疫情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越来越难达成消费共识,多元化消费。对于个人来说,疫情过后,有可能变成报复性的存款,甚至报复性断舍离。钱包瘪了,余粮不多了,甚至工作都没了,那么消费自热要降级,但是品质却不能下降太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必要的,这会逼着许多人思考,再行动。对于一个商业组织来说,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多赚钱就是赢了;但在经济恶劣的环境下,少赔钱,也是一种胜利。该挣钱挣钱,该扛着就扛着。
线下的业务要全面恢复,还需要假以时日,有条件有限制的开放线下。人们还是习惯线下见面、约谈、聚会,但是非常时期,总要变通。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要尽快在线数字化,再看看与线下怎么相结合。
复苏之前,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直播带货也好,微商也罢,现在为了生存,骑驴找马,无可厚非。毕竟这次疫情风险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无外乎是尽量做到规避风险,少发生风险;或者转移风险,有人替买单。个人和组织身处的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判断,利好越来越多,无论是降息,还是免税,还是发放消费券等等;即使与我们息息相关,但真的与我们关联很大吗?这些利好能挽救个人的岗位吗,能拯救那些倒闭的企业吗?所以不要盲目乐观利好政策,但也不能一蹶不振,我们总要向前看,通权达变。挺住,意味着一切!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