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做人”,不会做人的人光拥有一副正常的皮囊,内心却匮乏做人的基本教养。
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接受毕淑敏所理解的“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
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还是有可能没有教养,如刘鑫;一个人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他却能够很有教养,如我们身边一些朴素的清洁工大妈。
我前两天听姐姐说,她坐地铁看见两个穿着打扮非常养眼且漂亮的女孩子,漂亮到什么地步呢?一上地铁就引来很多男士的侧目,甚至姐姐作为女孩子也忍不住多看了几分钟。
虽然有一副天生好看的皮囊,却挡不住内心流露出实际的肮脏。
地铁上那两个女孩小声地聊起了天,从聊天中得知两位是幼师,刚好出来逛街。
左边的说,“明天活动课,男孩要再调皮,我就把他关在黑屋里,认错了再放出来吃饭。”
说着又兴奋起来,“上次我假装没听见小男孩叫,听他在里面哇哇哭。我说你再哭就不放你出来,立刻不哭了。”
另一个说,“你要注意别动手打,家长看见了要闹的。棍棒教育省事,小孩子都太贱。”
左边那个又说,“谁那么蠢,懒得动手,这些孩子一个比一个闹心,家长还拼命生……”
姐姐说她是头一次听见幼儿园老师是这么描述孩子的,下巴都惊掉了。在新的时代,改革开放后,基本上取得教师资格证的老师起码也受到过高等教育,却没想到背后的思想却如此龌蹉。
不敢想象,这样的老师会祸害多少孩子。虽说教养不是天生的,但一个小孩子如果没有人教给他良好的习惯和有关的知识,他必定是愚昧和粗浅的。当然,这个“教”是广义的,除了指入学经师,也包括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环境的耳濡目染。
要说什么样的情况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呢?我琢磨了很久,我觉得应该是自己脱离父母,不得已过上寄人篱下的生活。那样的日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考验。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
初入贾府那一段可谓是经典,出场方式刻画得让人过目难忘。早前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其实每个人去到别人的家多多少少都会不同,区别程度只是在于身份地位、家族显赫程度加之当时的封建程度影响。
而她如文中所描述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
她是这样一个机警且有教养的人,生怕一不小心让自己的父母丢失颜面。古人言:“有其父必有其子。”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的身上能展露无遗。
林黛玉用切身行动告诉我们:在与不同的身份人物进行对话时也是见机行事,留意听话者一方对自己言语的理解与反应并及时的对自己言语进行调整。
这是一个拥有高度教养的人表现出来的特质,对自我和他人的反应尤为敏感。
毕淑敏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当然,教养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像历史学家那样博古通今,但是教养却能使一个有思考爱好的人,知晓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教养通过历史,使我们不单活在此时此刻,也活在从前和以后,如同生活在一条奔腾的大河里,知道泉眼和海洋的方向。
我记得我妈妈从小就告诫我们:“不要……不能怎么怎么样……不然别人会说妈妈没有教好你,人家说的不是你孩子的问题,而是做父母的有问题。”
所以那个时候我就特别记住了,我们所谓流露出一个人的教养不单是自己的,而是整个家庭的。
有人说,“看见你,我就能十有八九猜到你父母是什么样的。”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教养把人的注意力拓展了,变得宏大和光明。
一个人的教养反应一个家庭的教养;一个民族的教养反应的是一个国家的教养;我们都不单单是展现自己的名片,也包括父母。甚至走出国门,你代表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
比如之前轰动一时的新闻,中国游客在巴黎埃菲尔铁塔的河边洗脚,引发世界各国的人斥责更丢掉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教养。
还有很多人外出旅游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让我们不得不再次对“文化教养”引起重视。
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光片子。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