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编辑:清新语
大学毕业十五年,你,来到了三十六岁的年纪,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员欠着一屁股的房贷。婚姻生活仍是继续着两地分居的模式。
你努力的回忆着,试图从记忆里找出一些美好的画面。那一年,青涩的你们还是不谙风雨的少年,稚嫩的脸可以挂满任何一种情绪。曾是多少次,你深情的告诉她,只要有心去爱,无论贫穷疾苦,无论生活多么苍白,你依然能够爱她如初。
十五年后,你狠狠地扇了自己一记耳光。事实上,早在十年前,你便选择了说话不算数。
在朝朝暮暮的日子里,你们讨论着柴米油盐;叨叨着孩子教育和人情往来;抱怨着工作的是是非非,以及每天猝不及防的生活琐碎。
年幼时,你是多么渴望着长大。你在作文本上写下天真的梦想,长大后要成为“ ××家”;你在课桌的一角刻上自己的座右铭。等到长大以后,你终于可以做自己了,再也不用每天面对爸爸妈妈的唠唠叨叨。可是,为何你踏入曾经多么渴望的成人世界,走进美好又苍白的现实里,何以会为了冲突和矛盾而变得肆意指责;因为指责,你陷入了昏天暗地的争吵;因为争吵,你慢慢走向冷漠。
原来,两个身体固然可以同床而眠,两颗心却可以相去甚远。
原来,当风花雪月走到了平平淡淡,日子会变得简单,乏味和艰难。
有时,在梦里仍是在拼命地工作。梦醒处,硬是把自己陷入一种深深得彷徨。想起有没有什么电话被你遗漏;有没有什么交代忘记回复;有没有在哪个技术问题上出现纰漏。更担心的是,一泼又一泼的崭新面孔涌入职场,他们慢慢地将你推向遥远,你该何去何从?
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听过很多的道理,读过很多的书,甚至是喝过各种鸡汤,仍然是活得疲惫不堪。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为你带来好运。”黑塞说得很对。
此时,时令已过立秋。在这个深夜,你立与窗前,轻风附和着绵绵细雨扑面而来,你哆嗦着身体,感到细雨里有一丝冰凉,方觉又是一年九月,秋意渐浓。
窗外依旧灯火阑珊,不时传来谁的几声嘶吼,伴随着嘈杂的汽笛声,划破这个黑夜的寂静。
你知道,今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索性坐在书桌前,翻开龙应台的《目送》,细细品读,怎可浪费了这份时光的馈赠。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翻阅《目送》了。自从相遇,对它总也是无法割舍,时时刻刻准备与它共度一段寂静的时光。
每一次翻阅,总会被龙先生的款款深情以及细腻质朴的文字深深地触动,情深处弄湿了眼底,心也仿佛跟着被掏了空。飞机上,公交上,书桌前......每一次,你宛若一个婴儿吸允着那份乳汁。
“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世界,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反正就是这样,时间怎么流都可以。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安身立命的好时刻,好地方。”
当看见龙先生写下自己的“明白”时,你问自己,你得到了怎样的“明白”?
这十年,风风雨雨中走过平平淡淡,走过几座城市,把大大小小的箱子从一座城市搬到另一座城市;从一条巷子搬进另一条巷子,从一个小区搬进另一个小区;搬来搬去,总也是平常的日子寻常过,没有欢喜,慢慢学会忍住不哭。后来,你渐渐的明白,人生这场修行,无论你如何缜密设防,生活随时可以让一切猝不及防。
好吧,即便是我得到了“明白”,也只是“明白”;即便是懂得,也只是懂得。可是,懂得以后,又该如何破茧成蝶?
生活本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一次又一次的心力交瘁也就无处可逃。生活,本是一场摸着石头过河的修行,难免一脚踩空,受伤自然无法幸免。
以前,你听父亲常常说道:人越长大,日子会越来越难。好在日子要怎么过,路要怎么走,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路走多了,你会发现,再难的路,也不过是两行脚印,或慢或急,只管往前走便是了。
后来,你看见史铁生写下: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再后来,你听见符凡迪说起:音乐可以让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读书可以让我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是啊,在这个荒凉的世界你一直寻找着自己的相信,寻找着一块净土。捡起回忆,艰难和忧愁虽已是过眼云烟,但在现在看来,有些路,你必须要走,哪怕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
相比什么都拥有,你宁愿什么都不曾拥有,身无长物,空无一物,求得万事心安。
平凡如你,你过着艰难、挣扎又苍白的日子,忍受着这样那样的孤独。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孤独,也许会一直继续下去,也许会跟随着明天的意外而结束。但也可以相信,总会在某一个时刻,有一段时光,有一个人,给你一丝温暖,在你的心中洒下一片阳光,好让你不至于一直孤独过活。
尘世固然纷扰,幸运的是,你可以如此时此刻,在一个又一个失眠的深夜里,自由地阅读,自由得呼吸,剪一段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