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虑的日子里,惬意翻阅戴老师的魔性诗词课,读到了印象中的李白,也读到了不一样的杜甫。
杜甫,“早年目空四海,蔑视平庸,讨厌‘凡鸟’,极富英雄主义豪气,随着饱尝国事家事的惨痛,他对弱小孤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然也就有了更深厚的同情,他深切感受到‘民生之多艰’,把他自己献给多难祖国的同时,也把自己献给了苦难的人民,并把这些视为创作的动力和人生的真谛。”
杜甫,忠于君王,却不懂得为官之道,终免不了官场失意。他曾经因为“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唐肃宗赞其“国难识忠臣”,任命其为左拾遗。该官职虽不高,但可常常面见皇帝,向皇帝进谏,递奏折。可是,谁喜欢别人老提意见呢,久而久之,唐肃宗便对杜甫失去了耐心。戴老师在文中提到,肃宗知道其忠诚,但是喜欢不起来,于是让他回家探望妻儿为由将其支开。杜甫当然明白君上的意思,甚是失意,但是工作负责认真,初心不改“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明天要去早朝,怕睡过头,一晚上多次问天亮了没有,这样的拘谨小心,郁郁而不得志。
相形之下,李白做翰林学士之时,就潇洒放纵多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长于杜甫十几岁,杜甫毫不掩饰对于李白才华的欣赏,写下《天末怀李白》“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其中的钦佩、赞赏、理解、挂念,是如此赤诚,毫无文人相轻之意。
对于到访的来客,杜甫也是满满的诚意、亲切。他写《客至》(喜崔明府相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中尽显对崔姓朋友到来的欢喜,朋友不来时,家中安静清冷;他一来,虽然家中贫穷,只能浊酒一杯相迎,菜肴也并不丰盛,但是杜甫的那种欢喜尽显。最后,杜甫隔着篱笆呼唤邻居老大爷一起来喝酒,喜气洋洋,随性烂漫的模样,让画面呼之欲出。
读着,读着,我们发现杜甫不是只有“沉郁顿挫”一个标签,他应该是更加立体、丰满的形象,他忠于君王,对朋友赤诚,对百姓有命运共同体的共情能力,深爱自己的妻儿。哪怕他自己的命运、时运、身体健康是如此的悲剧性,但是,他的诗中却永远都有盛唐的雄浑、大气。
戴老师认为,杜甫的诗凝重,每个诗句中语言的密度极高,那首有名的《登高》是多么凝重的苦难呀,但是,依旧是气势磅礴,雄壮有力的。“诗人的境界很开阔,这叫盛唐人的手笔。”是呀,就如西北之行中,我们读到的那么多边塞诗,哪怕大漠荒凉,那么厌战,哪怕思念家乡,但是诗人笔下,依旧心怀天下,悲壮而不悲凉。
诗人的胸襟,正是诗的基础,所谓“诗之基”。我个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有醍醐灌顶之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杜甫的诗,能被称为诗史,正是源于此。
四十多岁前到处干谒流浪,好不容易做了左拾遗,很快有被贬官外放在成都依人作客,过了两三年好日子,晚年又开始了长期流浪,是多么苦的一生,……杜甫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但他成年以后却是在社会由盛转衰、由治转乱的过程中度过。国家的由盛转衰,社会的沧桑巨变,个人的痛苦磨难,这一切玉成了杜甫这位伟大诗人。
历史把他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使他有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历史的进程。求实、理智、稳健的个性,使他深刻地把握社会的本质,因此杜甫获得了“诗圣”的桂冠,杜诗也荣获“诗史”的称号。
戴老师的诗词课中,李白,依旧是那个嗜酒、慕仙、携妓、漫游的浪漫主义。他是如此张狂,却又如此飘逸、快活,他写“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此,我们又怎么不爱这个浪漫鬼——李白呢?
杜甫作为李白的崇拜者、粉丝,也被这浪漫的风采深深迷住,他也写下了《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两人虽然个性气质截然不同, 却完全不影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我还非常喜欢戴老师对于一个时代,能否成为一个集大成时代的理解:一个时代的统治者越自信,那个时代就越宽容。唐皇朝没有一个主导思想,整个时代很强大,他的统治者很自信,文化政策就会比较宽容。一个宽容的社会,容易形成集大成者。
如今,读着岁月摩挲之下的唐诗,惊叹李杜日月当空,感慨唐诗群星闪耀之余,我们也能依稀感受到大唐那种极大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