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行为是拖延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我们从小就听过的“龟兔赛跑”就是一个例子。一个人对要做的事的兴趣远不如让他分心的事的兴趣,所以他的注意力被转移,这实际是一种逃避行为,逃避难的事,处理容易的事,逃避不感兴趣的事,投身感兴趣的事。
那么,怎样克服分心摆脱拖延呢?《终结拖延症》中提出了具体而详细的方法。对于我这个拖延症患者,我正被各种各样的要交的文件、材料和成果所淹没,它们令我焦头烂额,我已意识到自己迫切需要改变这种情景。于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诊断、学习,根据文中开出的处方,我开始行动了:
首先,对所面临的任务进行梳理。 我在印象笔记中新建一条笔记,把我面临的所有任务先全部列出来。列出来只是让自己的大脑清空,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任务实际上还在,还需要去完成。
然后,把所有的任务进行分类。书中,作者提出的方法叫做“三档分类系统”。也就是把所有的任务分别贴上标签,标签分三种,“追赶”、“跟进”和“超越”,分别代表了任务进展的不同阶段。用“追赶”标签标注出已经被拖延了的、重要且紧急的任务,“跟进”标签标注出当前要完成的任务,用“超越”标签标注出重要不紧急的任务。把每项任务的截止时间明确地注释出来。现在,我的任务及优先级就一目了然了。
接下来,就是行动了。
根据“三档分类系统”的原理,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完成贴有“追赶”标签的任务,把任务列表中的这类任务逐步清空;同时适当处理“跟踪”标签的任务,防止其进入“追赶”档;每天还应该合理灯地安排时间完成一定的“超越”标签的任务,推动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
理论谁都明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如何实施呢?
根据被分档的任务,实际上已经有了优先级,我们在心理也清楚要事为先。但对于这些“要事”的那种恐惧和压力的惯性仍然存在,使我对任务有着逃避和躲藏的心理,很想绕过它去做容易做或愿意做的事情。不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使我心理那个对抗拖延的“骑手”的力量越来越强,它适时地出来喊“停”,帮我理智的面对困难。“骑手”与我对话:我要做的这项工作有哪些困难?我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我第一步该如何做?第二步...第三步...
于是,在“骑手”的控制下,我在我的印象笔记中列下当天要做的to do list清单。这个清单不同于前面的任务列表,前面的是任务,是结果,这里列的清单是具体的执行方式和步骤,如利用 XX方法完成第一步;第二步中包含的XX等内容,分别去XX查找;按XX的思路完成第三步...总之,目标要明确,很多情况下,我们拖延某项任务一是因为目标太大,二是因为不知从何入手,将任务分解,并列出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方法才有行动的动力。
有了行动目标和方法,那么,JUST DO IT。按步骤实施,一旦意识到有分心时,“骑手”立刻跳出来喊“停”!只要你有意愿战胜拖延完成任务,这种心里的对抗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的。每完成一项,在前面打勾,看到任务一项一项被完成,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完成了一定量的任务后,别忘了给自己一定的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买自己很喜欢的一件衣服、包包,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给自己一个赞,还可以是行动上的——做一件自己更喜欢做的其他事,有奖励才更有动力噢!
最后,我要做的就是按照上面的步骤坚持下去,坚持再坚持!